基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哈密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摘要】:
干旱区是自然生态系统脆弱区,水资源缺乏,植被稀疏,是生态环境问题敏感区,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同时由于资源禀赋差和区位的劣势,容易陷入经济发展缓慢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困境。因此,如何协调干旱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课题。
本研究以哈密地区这一典型干旱区生态经济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技术支撑,研究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格局变化和土地转移矩阵演变机理,进而评价分析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的影响,总结干旱区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分析影响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的因素,探讨了哈密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①1975-2005年,哈密地区土地破碎化,景观多样性、均匀度下降,聚合度上升,说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不断加大。②过去30年间,哈密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先下降后上升,而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呈不断向良性耦合发展的趋势。③要正视水资源的最大实际,创新水资源供需体系,合理配置水资源,优先满足生态用水。④生态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耦合是建立在这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基础上的;而资源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对生态经济的发展作用最大,是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发展的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