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供应链整合构建研究
【摘要】:
随着新疆特色林果产业不断发展,新疆特色林果企业将面临严峻的市场开拓问题。特色林果企业将处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当今世界,竞争已由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变为企业群体之间的竞争。
本文研究目的是对农业产业集群和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结合进行理论探讨,并结合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在特色林果产业集群环境下,特色林果产品供应链的核心主体培育模式以及供应链关系协调动力条件,提出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供应链整合构建的政策建议。
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的理论意义是将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结合研究,这是对农业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深化,也为广大的新疆中小特色林果企业实现林果产品供应链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的现实意义是基于新疆特色林果产业集群进行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供应链整合构建,有利于推动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发展。
本文第二章对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结合进行理论研究。研究表明,农业产业集群与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进而提出集群式农产品供应链概念,分析集群式农产品供应链的特征、组织体系、竞合关系以及核心竞争力对供应链关系协调的作用。
本文第三章对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供应链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基地已逐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格局,这为形成特色林果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在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化发展较快的地区,特色林果产业集群已具有雏形,基于特色林果产业集群进行特色林果产品供应链整合构建具有了现实基础。但从总体来看,存在以下障碍因素影响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供应链整合构建:产业区普遍存在产业主体缺乏、产业链短、主体间关系不协调等。
集群式林果产品供应链整合构建的重要内容就是主体发育和关系协调,本文第四章主要是对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供应链整合构建的基础进行分析,提出新疆特色林果产业集群供应链组织核心层发育模式。应用产业集群理论,分析加工园区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的产业集群特性,针对新疆口岸众多的特点,并结合口岸物流发展的新动向,提出两种新疆林果产品供应链物流组织体系构建的模式:口岸物流园区或物流中心模式和专业批发市场模式。指出这两种模式在新疆的现实基础,还对典型案例作了分析。
本文第5章研究权利格局视角下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供应链组织构建的动力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提升特色林果流通合作组织的规模与实力对协调果农与企业这一层供应链关系显得很重要。该结论可以推广到新疆特色林果企业跨区域供应链整合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新疆特色林果企业可能会面临实力更为强大的合作企业,在与之较量过程中要处于主动地位,还需要提升自身的实力。第二,通过降低龙头企业的稀缺性,可以矫正果农与特色林果企业之间权利失衡,并且可以实现产业集中,形成多核主体。这有利于在同一地域中产生多条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通过单链竞合关系和跨链间的竞合关系,进而形成集群式林果产品供应链网络组织体系。第三,专用性资产投资在稳定双方的关系方面仅仅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面,双方关系的稳定需要与其它一些调节手段共同起作用,如政府的某些政策的安排、诚信机制等社会治理机制的引入对特色林果产品供应链关系的协调起重要作用。
本文第六章进一步落实了权利格局分析的结果。研究表明,品牌具有协同效应。本文认为区域品牌是一个集合概念,是由地理标志品牌、绿色标志品牌、企业品牌或产品品牌互动的三方面组成。区域品牌所体现的协同效应有利于增强集群内纵向和横向各产业主体之间的相互协调,增强新疆特色林果企业跨区域供应链整合构建的实力,为新疆特色林果企业开拓新疆以外市场赢得主动权。本章分析新疆特色林果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发展现状,并对新疆特色林果产业区域品牌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本文最后一章从促进新疆特色林果产品供应链核心主体培育和新疆特色林果产业集群供应链主体间关系协调两大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4;F326.13;F224
|
|
|
|
1 |
杭州市副市长 何关新;[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
|
|
|
|
|
1 |
李疆,杨序德,热依曼,玉素甫;新疆的果树资源、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北方果树;2002年02期 |
2 |
何继善,戴卫明;产业集群的生态学模型及生态平衡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
3 |
杨龙志;地域形象品牌的性质及其树立对策[J];商业研究;2001年03期 |
4 |
魏守华,赵雅沁;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探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5期 |
5 |
任晓峰;发达国家批发商业现状与我国批发业再造[J];财贸研究;2003年04期 |
6 |
李向晓,温嘉铭;原产地保护:“名、特、优”的“护身符”[J];科技和产业;2004年07期 |
7 |
黄祖辉,吴克象,金少胜;发达国家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变化及启示[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4期 |
8 |
洪文生;区域品牌建设的途径[J];发展研究;2005年03期 |
9 |
汪浩;社会经济系统结构、运行机制与功能的系统思考——祝贺《系统工程》创办100期[J];系统工程;2000年04期 |
10 |
孙东川,叶飞,张红;虚拟企业生命周期系统管理[J];系统工程;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