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盐渍化弃耕地滴灌条件下芨芨草生长发育与土壤水盐分布的关系
【摘要】:本试验在重盐渍化弃耕地上开展,设定了未灌溉、滴灌以及漫灌三种处理方式,测定了未灌溉、灌溉前后土壤水盐运移状况和根重密度,总结出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水盐运移特性和芨芨草根系时空分布特征。通过对弃耕地、建植当年和生长第二年芨芨草地土壤理化指标及根重密度的测定,分析了芨芨草地土壤年际间改良效果及根系分布。采用“S”形曲线采样法,定期测定芨芨草根系及地上部分构件,归纳出芨芨草各构件发育特点。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
1.未灌溉条件下
随生长时间增加土壤含水率降低,盐分向表层积累,表层根系量逐渐减少,深层分布量增多。生长第二年与建植当年相比,土壤表层可溶性盐含量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均有所提高。根系在0-30 cm土层深度内含量低于建植当年。
2.灌溉条件下
水分分布规律:滴灌条件下,水分主要围绕滴头分布,随灌溉次数增加,土壤湿润锋下移,土壤深层含水量增高;土壤水平湿润锋总是小于垂直湿润锋;漫灌条件下水分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增加幅度大;两种灌溉方式下芨芨草行根系附近的水分含量总是低于其四周。土壤0-40 cm土层深度含水率波动较大。
盐分分布规律:表现出“盐随水动”的特点,即滴灌条件下,盐分向远离滴灌带的地方运移,在各滴灌带中间位置积累;漫灌向土壤深层运移,漫灌每次灌水前和灌水后相比,有由深层向浅层运移的现象。
根系分布:滴灌条件下,随生长时间增加根系分布量增多,垂直方向生长深度深,水平方向避开了高盐积累区。漫灌条件下,垂直方向根系生长深度浅,水平方向根系有向两行中间发育的趋势。
两种灌溉方式下,土壤盐分含量年际间变化规律为:生长第二年建植当年弃耕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在年际间递增,有效钾、有效磷则略有降低;根系生长在0-30cm土层深度第二年较建植当年大量增加。
在整个试验期内,滴灌条件下芨芨草的生长速度变化规律为“快-慢-快-慢”,漫灌则为“快-慢-快”。地上部分及根系构件呈递增趋势。生长后期,地上部分构件漫灌高于滴灌,根系构件则滴灌高于漫灌。
【学位授予单位】:石河子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54
|
|
|
|
1 |
王玉珍;刘永信;魏春兰;缪金伟;;6种盐生植物对盐碱地土壤改良情况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2 |
梁岳;卢恩胜;;温室番茄滴灌与沟灌对比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6期 |
3 |
周和平;张立新;禹锋;李平;;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1期 |
4 |
郭瑞;冯起;司建华;常宗强;席海洋;刘蔚;;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8年03期 |
5 |
哈玲津;马媛媛;杨静慧;;四种野生植物对天津盐碱地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9年04期 |
6 |
周禾,章祖同;焚烧对芨芨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草地学报;1997年01期 |
7 |
张文举,薛正芬,谭守仁,于磊,孙国君;氢氧化钙尿素复合处理芨芨草的效果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5年02期 |
8 |
董秋丽;夏方山;董宽虎;;NaCl胁迫对芨芨草苗期脯氨酸代谢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0年05期 |
9 |
邢尚军,张建锋,郗金标,宋玉民;白刺造林对重盐碱地的改良效果[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
10 |
吕殿青,王全九,王文焰,邵明安;膜下滴灌土壤盐分特性及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灌溉排水;2001年01期 |
|
|
|
|
|
1 |
董晓霞,郭洪海,孔令安;滨海盐渍地种植紫花苜蓿对土壤盐分特性和肥力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1年01期 |
2 |
李海云,王秀峰,魏珉,邢禹贤,崔秀敏;不同阴离子化肥对黄瓜生长及土壤EC、pH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02年02期 |
3 |
王慧俐;;苦菜的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
4 |
姜小丽;秦毓茜;;植物的盐害及提高植物耐盐性的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
5 |
邹国林,裘名宜,朱彤;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应用前景[J];氨基酸杂志;1991年03期 |
6 |
陈肖柏,邱国庆,王雅卿,盛文坤;温降时之盐分重分布及盐胀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1989年03期 |
7 |
李伟强,雷玉平,张秀梅,田魁祥;硬壳覆盖条件下土壤冻融期水盐运动规律研究[J];冰川冻土;2001年03期 |
8 |
刘蔚;王涛;苏永红;冯起;司建华;张艳武;常宗强;;黑河下游土壤和地下水盐分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6期 |
9 |
郭瑞;冯起;司建华;常宗强;席海洋;刘蔚;;土壤水盐运移模型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08年03期 |
10 |
岳汉森;土壤在冻融过程中水-热-盐耦合运移数学模型之初探[J];冰川冻土;199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