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南缘胡杨、梭梭和柽柳水势对比研究
【摘要】:本实验以150团丰收林的三种荒漠植被(胡杨、梭梭和柽柳)为对象,比较三种植物水势变化规律差异,及其与土壤含水量和大气温湿度的关系。用露点水势仪测定三种植物水势,结合2008—2009年三种植物的水势及地下水位监测数据,分析该干旱区三种荒漠植被的水势及地下水位变化规律,探讨在地下水位变化下植物水势的响应。结果表明:胡杨叶、茎水势日变化呈“V”型,梭梭和柽柳水势日变化呈“W”型。2009年人工胡杨老林叶、茎水势明显高于2008年的胡杨水势;人工胡杨幼林叶、茎水势日变化幅度不大,整个趋势呈直线型,且低于2008年的水势;2008年和2009年梭梭同化枝水势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双峰型;2009年柽柳茎水势日变化略高于2008年的水势,但是两者日变化趋势相差不大。
三种荒漠植被水势日变化与大气温湿度的相关分析表明,胡杨老林叶、茎水势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9和-0.818),胡杨幼林的茎水势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50);胡杨幼林叶水势与空气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86);梭梭同化枝水势和温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29),和空气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57);柽柳茎水势与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和空气湿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71);总体看来,温度的变化对水势变化呈负面影响,空气湿度对水势变化呈正面影响。胡杨老林2m处与5m和10m处叶、茎的清晨水势变化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5m和10 m处叶、茎的清晨水势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2m、5m和10m处的叶、茎正午水势变化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20:00,胡杨老林在不同高度叶的傍晚水势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人工胡杨老林在三种高度下的傍晚的叶水势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梭梭清晨和下午水势变化为顶部水势比底部低,中午顶部水势比底部的高;在时间上来看,正午水势最低。顶部和底部清晨、中午和下午水势变化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柽柳不同高度水势差异性比较同梭梭。结果表明,梭梭和柽柳水势日变化都有一定差异,且差异显著。从总体来看,梭梭在不同高度的日平均水势都比柽柳水势要低,这也就表明柽柳抵御干旱环境能力要强。植物在不同高度和不同时间下水势变化的这种差异与变化与处于不同高度的叶片的叶龄、生理功能及其周围环境因子有密切联系,但是水分是制约它们生长的关键因子。
从150团丰收林2008—-2009年地下水位月变化来看,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变化幅度不显著。通过比较发现,三种荒漠植物的水势比较结果为:梭梭柽柳人工胡杨老林。该研究对丰收林胡杨、梭梭和柽柳等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及可持续管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
|
|
1 |
张继民;走马格尔木[J];中国测绘;2004年03期 |
2 |
张映宽;;沙漠绿洲话胡杨[J];大自然;1996年05期 |
3 |
司建华,冯起,张小由;极端干旱区胡杨水势及影响因子研究[J];中国沙漠;2005年04期 |
4 |
;新疆沙漠胡杨林公园 世界原始胡杨林标本[J];帕米尔;2008年05期 |
5 |
征沙;;新疆胡杨林现场会及学术讨论会在巴楚举行[J];干旱区研究;1984年02期 |
6 |
孙雪新,康向阳,李毅,韩泽民,李述伦,冠宗军,张玉斌;甘肃省胡杨资源现状及发展[J];资源科学;1992年02期 |
7 |
曹志娟;;面对危机,让我们像胡杨一样坚强[J];今日国土;2009年02期 |
8 |
胡东瑞;;河套胡杨王[J];生命世界;1982年05期 |
9 |
高润宏,张巍,郭晓红;额济纳胡杨林生态效益评价及保护对策探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
10 |
黄培佑;;沙海绿洲赞胡杨[J];大自然;1984年03期 |
11 |
景爱;;胡杨与红柳之死——尼雅考察见闻之一[J];森林与人类;1994年01期 |
12 |
萨如拉;张秋良;王伟峰;谢立新;;额济纳天然胡杨林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13 |
孜来古丽·米吉提;马相如;阿不都外力·阿布都热依木;玛丽帕·吐达洪;古丽斯玛依·艾拜都拉;艾尔肯·热合曼;;塔河天然胡杨林地可培养细菌的生态分布研究(英文)[J];生物技术;2009年05期 |
14 |
艾山·阿布都热依木;夏扎丹木;王志勇;;塔里木河中游胡杨林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5 |
许世玲;冯金朝;姜玲;张彩丽;;额济纳旗胡杨幼叶糖类物质变化[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16 |
李艳红;于瑞德;Overdieck;金海龙;;新疆艾比湖地区胡杨林生长监测方法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7 |
李建林;冯起;司建华;常宗强;巨登三;郭巧玲;;极端干旱区胡杨根系吸水的二维数学模型[J];生态学杂志;2009年06期 |
18 |
;封面故事[J];恐龙;2010年02期 |
19 |
张琳;刘培君;范春清;;塔里木河两岸胡杨林龄组航片判读[J];干旱区研究;1987年04期 |
20 |
萨如拉;豪树奇;张秋良;伊力塔;;额济纳胡杨林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