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驱虫斑鸠菊对氢醌脱色致小鼠白癜风模型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驱虫斑鸠菊对皮肤外涂氢醌建立脱色C57BL/6小鼠白癜风模型的治疗作用,为复方驱虫斑鸠菊的临床前研究提供实验支持。方法:采用氢醌软膏外涂皮肤复制C57BL/6小鼠白癜风模型:C57BL/6小鼠,SPF级,128只,雌雄各半,用2.5%氢醌软膏外涂皮肤连续造模20天,造模动物皮肤均出现白斑,根据随机数字表按皮肤白斑大小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中、高剂量组,16只/组,雌雄各半;按20mL/kg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溶媒,其它各组给予相应药液,每日1次,连续30天。隔天肉眼观察毛发脱色及脱色面积,拍照并进行毛发脱色评估,治疗结束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酪氨酸酶(TYR)、丙二醛(CHE)、胆碱脂酶(MDA)含量,取皮肤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法对含黑色素的毛囊进行计数。结果:1)照片评分: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招聘评分高于空白对照组,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照片评分高于自然恢复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评分低于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照片评分高于复方驱虫斑鸠菊低、中剂量组;2)有黑色素的毛囊数所占比例:模型组对照、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中、高剂量组有黑色素的毛囊数所占比例小于空白对照组,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有黑色素的毛囊数所占比例大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DA: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MDA值低于模型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MDA值高于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TYR值:空白对照组、白癜风胶囊组,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TYR值大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脾脏系数: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雄性小鼠脾脏系数小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自然恢复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雄性小鼠脾脏系数小于自然恢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雌性小鼠脾脏系数大于空白对照组,自然恢复组、他克莫司软膏组、白癜风胶囊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低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中剂量组、复方驱虫斑鸠菊高剂量组雌性小鼠脾脏系数小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胸腺系数:雄性和雌性小鼠胸腺系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驱虫斑鸠菊能够促进TYR含量增加,降低CHE、MDA水平,促进有活性的黑素细胞增生,从而促进黑素的生成,毛发脱色评分也明显降低,对C57BL/6小鼠白癜风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并可能与白癜风胶囊有同样的治疗作用。
|
|
|
|
1 |
杨文喜,李秀梅,郑彩英;复容白癜风胶囊治疗168例白癜风[J];内蒙古中医药;2002年06期 |
2 |
赵桂兰,李润华,刘岩,王春芝,贾东萍;自制“白癜风胶囊”治疗白癜风63例[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年05期 |
3 |
潘静,刘秀英;口服白癜风胶囊引起药疹1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12期 |
4 |
李红星;张壤之;孙兴进;;泼尼松片联合白癜风胶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年77期 |
5 |
杨登科;王军;汪黔蜀;徐杰;高云鹏;李文瑶;尹碧;;复方紫归片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总结[J];内蒙古中医药;2017年03期 |
6 |
刘海英,郭丽红,王秀琴,沈振华,赵彤英;白癜风胶囊1号的薄层色谱鉴别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4年07期 |
7 |
韩志强;吴振涛;齐春惠;范崇帅;李晓民;;白癜风的中医药学历史与现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7年11期 |
8 |
曹萍;;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芪归祛白胶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7年32期 |
9 |
杨登科;汪黔蜀;叶飞;王军;肖云;;复方紫归片治疗白癜风120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13期 |
10 |
王淑惠;张洁;邢茂林;李永清;;玉疗灵颗粒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7年12期 |
11 |
杨登科;汪黔蜀;叶飞;王军;肖云;;复方紫归片治疗白癜风78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年05期 |
12 |
纪文平,黄义福,武汉玉,陈智平;白癜风胶囊及白癜净治疗白癜风7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2年10期 |
13 |
刘爱民;余秋生;赵东滨;周国秀;;消白胶囊治疗肺卫不固 风湿蕴阻型白癜风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11期 |
14 |
陈意蕾;刘剑;胡成;王东英;;308nm准分子激光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年S3期 |
15 |
艾瑛;喻国华;;抗白汤对实验性白癜风豚鼠的治疗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年13期 |
16 |
黄然;郝思辉;;白癜风胶囊口服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9年02期 |
17 |
郭中华;李伶;吴金燕;何泳洁;邓军;;白癜风胶囊对白癜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年02期 |
18 |
热沙拉提·依孜则;马丽;马福昌;霍仕霞;斯拉甫·艾白;李治建;;白热斯丸对氢醌致C57BL/6小鼠白癜风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20年13期 |
19 |
汪宏雷;陶洁;;中药制剂治疗白癜风72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