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简捷模型建立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简捷、经济实用、稳定可靠的适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ASS)的外科治疗研究的家兔CASS动物模型条件。方法: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在血管病变,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大量研究揭示,血管壁内可产生多种ROS,它们独自或联合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氧化应激主要通过氧化作用,诱导血管基因表达促进局部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多方面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本实验利用活性氧损伤和激活血管内皮细胞这一原理,试用3%过氧化氢(H_2O_2)灌注兔颈总动脉加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建立新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模型。新西兰白兔21只,采用3%过氧化氢液灌注动物的双侧颈总动脉,造成氧化应激损伤。然后以特定高脂饲料喂养动物不同时间。评价各组动物血管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特点。结果:8周组和12周组中重度狭窄达到80%,个别血管出现闭塞。4周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轻度狭窄。病理检查证实高脂饲料喂养8周时,动脉的粥样硬化病理改变已属于纤维班快期。而4周组病变处于脂纹期。结论:按本实验方法,造模血管部分氧化应激损伤后喂养8周,颈动脉狭窄程度和病理改变程度已符合CASS外科治疗实验研究需要。
|
|
|
|
1 |
王济民;邱蔚六;陆昌语;;DMBA致金黄色地鼠颊囊癌动物模型及其应用[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6年03期 |
2 |
李玉晶;仇新全;李健英;吕律;;龋齿的动物模型及其应用[J];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1986年03期 |
3 |
Lal H
,乐伟东;与免疫功能失调相关的识别障碍:应用于药物研究的新动物模型[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7年03期 |
4 |
陈筱侠;汪建;;国际专题学术会议消息一束[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1989年03期 |
5 |
李杰;;我国不同流行区周期型马来丝虫动物模型的建立[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6 |
毕可恩;刘爱华;朱富华;张亚荣;张洪翠;;食积动物模型建立及中药治疗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7 |
刘燕明;贾钰;郝志强;刘迪;章顺意;田光佩;;经络动物模型初探[J];天津中医药;1990年04期 |
8 |
郝京生;抗肿瘤坏死因子(TNF)单克隆抗体对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大鼠的绿脓杆菌致死性感染的保护作用[J];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1991年04期 |
9 |
孙扬;朱仕钦;;实验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动物模型及药物治疗[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1年03期 |
10 |
仇宏宇,郭秀春,石基英,张月霞,李天珍,苏娥,陆莹莹,刘晓谦,赵晓书,王燕,王柏苓,唐启威,宋雁南,李从仁;中药对实验性豚鼠肺气肿防治作用的病理学研究[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11 |
于文慧;建立慢性肾衰动物模型方法研究的进展[J];天津医药;1994年11期 |
12 |
何晓晖,朱荣林;中医动物模型在《中医基础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年01期 |
13 |
黄正松;戴钦舜;李俊石;江涛;;钨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颈动脉瘤的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6年05期 |
14 |
侯英萍;孙立军;乔宏庆;张裕民;陈敏;郭庆林;;~(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用于套管法所制冠状动脉狭窄动物模型的评价[J];中华核医学杂志;1996年03期 |
15 |
陈楷;陈可冀;张国玺;周文泉;涂人顺;刘丽;;益智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年S1期 |
16 |
郭成浩,张辉,金毅,孙波,王凡,李广生;不同血钙水平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J];动物学杂志;1999年02期 |
17 |
丁正明,宫斌,莫启忠;老年痴呆动物模型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0期 |
18 |
赵宗江,张新雪,牛建昭;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2年06期 |
19 |
任明,高秀梅;动物实验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局限和展望[J];辽宁中医杂志;2004年10期 |
20 |
程吉勇,杨华,刘健;动脉瘤动物模型的建立[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