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心肺复苏中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肌损伤的研究

董江宏  
【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心肺复苏中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前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肌的损伤情况,以及心肌损伤与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A组、10只)、复苏对照组(B组、10只)、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C组、15只)、大剂量肾上腺素组(D组、15只)。采用大鼠心肺复苏模型,麻醉大鼠、气管切开置管、动静脉插管,除了正常对照组不诱发心脏骤停外,其余组均在呼气末夹闭气管插管,中断通气,致大鼠心跳骤停。大鼠心跳骤停5min后松开夹闭的气管,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进行快速胸外心脏按压,经尾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标准剂量组、大剂量组在2.5±0.5min出现自主心律、脉搏波、平均动脉压(MAP)≥60mmHg,停止复苏观察15秒后剖胸取心脏留标本。复苏对照组不注射肾上腺素,在心外按压2.5min后直接剖胸取心脏留标本。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丙二醛(MDA)浓度;用黄嘌呤氧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用定磷法检测心肌组织Na+K+-ATP酶的活力;应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匀浆并计算环磷腺苷(cAMP)浓度;记录心外按压时平均动脉压;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检测心肌组织MDA发现,未用肾上腺素的复苏对照组比标准剂量组、大剂量组心肌MDA浓度低(P0.01),标准剂量组心肌MDA浓度比大剂量组低(P0.05);2)检测心肌组织Na+K+-ATP酶和SOD活力发现,复苏对照组比标准剂量组、大剂量组心肌Na+K+-ATP酶和SOD活力高(P0.01),标准剂量组心肌ATP酶和SOD活力比大剂量组高(P0.01);3)复苏对照组心肌cAMP含量比标准剂量组、大剂量组低(P0.01),标准剂量组与大剂量组心肌cAMP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4)心外按压时标准剂量组平均动脉压比大剂量组低(P0.01)。大剂量组心肌纤维变细,各带线结构显示不清,部分肌丝溶解,线粒体水肿、空泡化,线粒体峭排列紊乱,细胞浆内糖原颗粒减少等,而在标准剂量组亦发现上述超微结构变化,但是比大剂量组损伤程度轻。结论:在心肺复苏中,比较对照组,大剂量和标准剂量肾上腺素组在自主循环恢复前就已经加重了心肌组织的损伤,大剂量组心肌损伤更为明显;在自主循环恢复前加重心肌损伤可能不是心肌β1-AR激活引起,其可能的损伤机制需要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刘海健;翁浩;;血管加压素对大鼠心肺复苏后早期心脏舒张功能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02期
2 杨伟伟;李文超;彭鹏;;血管加压素与肾上腺素对心肺复苏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年08期
3 黄唯佳;陈寿权;周世方;李章平;王万铁;章杰;晏平;李惠萍;程俊彦;;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及作用[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陈明迪;王鹏;姚蓝;刘远山;周莉莉;方向韶;黄子通;;大鼠心脏骤停后血栓弹力图及单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变化的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5 汤天军;吴军;黄忠荣;张继红;;纳洛酮、肾上腺素和血管加压素对复苏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12期
6 马勇,孟庆义,王志忠,钱远宇;氨茶碱与肾上腺素合用在大鼠心脏停搏中的疗效[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1期
7 孟庆义,马勇,钱远宇,王志忠;氨茶碱和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脏停搏的作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8 江宇;廖洋;罗春;刘刚;;氢盐水对心肺复苏后大鼠脑损伤的干预机制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5年03期
9 晏平;陈寿权;李章平;张文辉;黄唯佳;程俊彦;李惠萍;;磷酸肌酸对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J];浙江医学;2008年03期
10 瞿雪莉;陈蒙华;谢露;;茶多酚对心脏骤停大鼠复苏后海马神经元损伤及凋亡的影响[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11 蔺际;魏红艳;李慧;李欣;刘荣;胡春林;黄国庆;戴刚;廖晓星;;大鼠心肺复苏后血清硫化氢浓度变化[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年04期
12 董江宏;彭鹏;;心肺复苏中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1期
13 刘志锋;叶浩翊;阮耀钦;伍志华;杨正飞;;弥散加权成像评价大鼠复苏后脑损伤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1年02期
14 戴冰;肖子曾;冷旺;梅君;;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内cAMP的影响[J];中成药;2011年02期
15 王鹏;周莉莉;姚蓝;刘远山;陈明迪;黄子通;;一氧化碳释放分子通过提高线粒体活性减轻复苏后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年05期
16 赵妍;秦俭;路毅;王晶;邢绣荣;曾翔俊;芦灵巧;孙异临;;心肺复苏大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及乌司他丁的影响[J];中国急救医学;2006年12期
17 王学斌;杨兴易;赵良;林兆奋;;心肺复苏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方东明;陈蒙华;谢露;宋凤卿;田晓芬;瞿雪莉;;茶多酚对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远期生存及神经功能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陈玫羽;王灿;秦川;沈雪勇;刘胜;;电针在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模型中通过奖赏相关脑区调节焦虑样行为[A];2022年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C];2022年
3 丛珊;努尔夏提·塔布什;孟岩;罗莉;;CIA伴抑郁症大鼠5-HT、DA和IL-6、TNF-α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21年
4 返朴;;大脑新生神经元:加速你遗忘的“催化剂”[A];《科学与现代化》2021年第一季度[C];2021年
5 王友华;陈伟;马美;贾浩;宋寅平;李素娟;李昆哲;滑艺杰;;有氧运动调节副交感神经降低I/R大鼠心肌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医学分会)[C];2022年
6 于涛;房国良;李鹏飞;赵鹏;高晓嶙;杨星雅;李良;;不同运动方式调控脑内BDNF表达促进脑健康的差异与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医学分会)[C];2022年
7 徐丹;赵宇;张伟南;孟昀晨;孟文书;任炳瑞;张小燕;卢慧慧;闫世蕃;甄志平;;早期游泳对shank3基因敲除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体质与健康分会)[C];2022年
8 宋伟;田振军;;间歇低氧与间歇运动对心梗大鼠心肌HIF-1α、miR-126表达及血管新生影响的对比研究及机制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生理生化分会)[C];2022年
9 王伟欢;史晓伟;吴卫东;何玉秀;;MICT与HIIT通过上调α7nAChR表达预防高脂膳食大鼠肠道炎症[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生理生化分会)[C];2022年
10 金毓;李雪;胡湘;袁琼嘉;;海马PSD-95在有氧运动介导抑郁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中的作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生理生化分会)[C];2022年
11 时凯旋;刘晓莉;乔德才;侯莉娟;;运动通过调节皮层功能可塑性改善PD模型大鼠行为表现[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生理生化分会)[C];2022年
12 张君;薛瑞;张有志;魏宏文;邱俊强;;运动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单胺类递质和炎症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生理生化分会)[C];2022年
13 魏龙威;王振民;周方圆;陈巍;;伏隔核CP-AMPARs在有氧运动调节肥胖易感大鼠食物奖赏中的作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生理生化分会)[C];2022年
14 吴卫东;王森;何玉秀;;MICT/HIIT预防高脂膳食大鼠心肌和比目鱼肌脂质沉积的不同效果及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生理生化分会)[C];2022年
15 龚毅豪;刘淇;赵红玲;孔福全;王巧娟;黎雨尘;章雯;周平坤;关华;隋丽;;VND3207对中子辐射致大鼠造血和免疫系统损伤的防护研究[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第七卷)——中国核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5册(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卷、核化工分卷、辐射防护分卷)[C];2021年
16 周露丹;;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神经保护机制[A];2018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17 程静;张路平;邓玉;刘佳奕;曹志坚;侯群;章正祥;;偏头痛大鼠大鼠左右三叉神经节脑代谢物质谷氨酸-谷氨酰胺比较研究[A];2020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20年
18 韦钦;章正祥;侯群;;硝酸甘油偏头痛大鼠硬脑膜血浆蛋白外渗实验研究[A];2020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20年
19 周露丹;;CD34+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神经保护机制[A];2018年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与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2018年浙江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20 方明楚;林振浪;;恩必普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A];2018年浙江省医学会妇产科学与围产医学学术年会暨2018年浙江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杜源;解郁安神颗粒对中风后抑郁的治疗作用及其神经网络机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2 余贵泉;RNF10对代谢紊乱大鼠颈动脉再狭窄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年
3 丁艳霞;衰老相关的大鼠初级视皮层神经元的功能衰退及轴突始段可塑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9年
4 徐荧;TGF-β3通过Lgl2调节大鼠血睾屏障及睾丸支持细胞乳酸分泌功能的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5 李大虎;甜橙精油微胶囊对肥胖型SD大鼠的减肥作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年
6 吕姝菡;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大鼠非手术模型制备及证候属性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年
7 金颖;基于脂肪能量代谢探讨背俞穴埋线对OVX大鼠肥胖的作用机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白增华;深刺环跳穴对坐骨神经卡压损伤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于海睿;苏木提取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大鼠胆固醇逆转运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9年
10 李叙颖;基于TLRs/MyD88/NF-κB通路探讨消瘿颗粒对EAT肝郁脾虚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1 陈卓;双参通脉颗粒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NF-κB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2 康伊;补肾益气活血组方调控WNT信号通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的生物学机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3 李全生;基于Nrf2/HO-1通路探讨益脉颗粒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及机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4 张东伟;益脉颗粒调控线粒体自噬对高脂合并MIRI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5 赵妍;黄龙汤联合美罗培南对CLP模型大鼠抗炎作用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9年
16 宁志远;早期饥饿-过度营养大鼠模型构建及糖脂代谢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17 王啸虎;大鼠腰骶髓5-羟色胺2A受体及脊神经在排尿控制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18 张天一;中枢nesfatin-1对肥胖SD大鼠减重术后摄食行为及MC3/4R-ERK信号通路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19 李辉;GIT2基因缺失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的影响及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9年
20 李子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江宏;心肺复苏中肾上腺素对大鼠心肌损伤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刘永飞;电针对窒息性心跳骤停大鼠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2019年
3 方东明;茶多酚对窒息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保护作用[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瞿雪莉;茶多酚减轻心脏骤停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损伤的实验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5 张天屹;甘草酸二铵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大鼠的治疗作用[D];青岛大学;2019年
6 张棋;慢性脑低灌注致大鼠肠黏膜屏障持续性损伤及通透性改变[D];西南交通大学;2019年
7 陈志;肝肾阴虚型DR中药治疗的临床数据挖掘研究及芪贞降糖颗粒对大鼠VEGF、MIP-1及Lp-PLA2表达的影响[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9年
8 王铎;载脂蛋白A-Ⅳ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研究[D];遵义医科大学;2019年
9 王恩静;参地颗粒对慢性肾炎患者及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PBMC凋亡、MCP-1、TGF-β1的干预作用[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8年
10 李丹丹;特制牛肉汤对脑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最少有效干预时长及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11 王杰鹏;慢性应激肝郁脾虚模型大鼠下丘脑外侧区Orexin A与Orexin receptor 1变化及逍遥散调节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7年
12 陈媛媛;牛乳源促睡眠肽的纯化鉴定、活性评价、机制及应用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7年
13 张辉金;无柄灵芝在SD大鼠饲粮中应用价值的评估[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14 黄清怡;壬基酚和辛基酚经5-HT系统诱导大鼠焦虑行为的机制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15 贺永健;氨基脲对大鼠的神经行为毒性和氧化损伤毒性及其机制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16 李东哲;丝胶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作用[D];承德医学院;2019年
17 张晓琪;伏隔核内D1样和D2样受体在6-OHDA模型大鼠的痛敏反应中的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18 刘敬林;LncRNAs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大鼠脊髓内的差异性表达[D];苏州大学;2018年
19 穆书闻;线栓法大鼠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模型的构建及再通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20 邓江;细胞凋亡与自噬对雄激素致去势大鼠和前列腺增生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影响的研究[D];厦门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黄辛;华东师大成功构建转基因“聪明大鼠”[N];科学时报;2009年
2 记者 张梦然;源自人体细胞的肠道成功移植给大鼠[N];科技日报;2017年
3 记者 冯卫东;大鼠研究显示孕期压力或可代代相传[N];科技日报;2014年
4 本报特约撰稿人 陆志城;用大鼠还是用小鼠?[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记者 孙国根;将大鼠基因的功能“对号入座”[N];健康报;2014年
6 见习记者 孙爱民;新技术实现大鼠多基因同步敲除[N];中国科学报;2013年
7 记者 许琦敏;大鼠有望成实验室头号“明星”[N];文汇报;2010年
8 孙忻;人类首次获得克隆大鼠[N];科技日报;2003年
9 记者 姜澎;聪明大鼠 解密大脑记忆功能[N];文汇报;2009年
10 记者 王小龙;美培育出可供移植的大鼠肢体[N];科技日报;2015年
11 记者 刘霞;大鼠实验表明大脑衰老是否可逆取决于生长环境够不够软[N];科技日报;2019年
12 记者 胡德荣;中美科学家成功绘制大鼠转录组图谱[N];健康报;2014年
13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顾泳;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成[N];解放日报;2014年
14 记者 白毅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绘制成功[N];中国医药报;2014年
15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 通讯员 孙国根;大鼠基因功能图谱被成功绘制[N];光明日报;2014年
16 万姗姗 记者 王春;转基因“聪明大鼠”学得快记得牢[N];科技日报;2009年
17 ;关木通对大鼠致癌性的实验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8 记者 蓝建中;日本研究:骨髓移植使大鼠血管“返老还童”[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19 记者 王洁明;成功克隆大鼠 我学者获国际奖[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20 记者 曹丽君;大鼠基因组草图绘就[N];人民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