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业绩风险与高管报酬-业绩敏感性的关系研究
【摘要】:如何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理成本,另一方面,让经理人最大程度地努力工作,从而确保委托人利益得以实现,是代理理论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高管报酬的实证研究,从本质上讲是对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激励机制设计有效性的一种验证。
目前对高管报酬与公司业绩呈现显著敏感性的研究均是从公司内部治理情况、治理人特征、股权结构等角度出发的,但是殊不知,企业总是在特定的市场环境中,且其行为倾向于趋利避害,适应所处的环境,从而企业的很多行为应该是内生于其所在地的市场环境。因此,对企业所处市场环境的了解应是研究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一个基础。基于此,本文尝试引入市场化进程这一变量,研究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环境对高管报酬与会计业绩及市场业绩敏感性的影响。其次,在业绩风险是否影响了高管报酬-业绩敏感性这一问题上,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学术界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有必要在更大范围、更新样本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2001年-2008年高管报酬数据为基础,从市场化进程和业绩风险角度实证研究了高管报酬与公司业绩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发现,在市场化进程越快的地区,上市公司高管报酬-业绩敏感性越高,反之亦然;而随着上市公司业绩风险的加大,高管报酬-业绩敏感性将显著降低。研究结果表明,对经理人激励措施的完善必须综合考虑公司所处地区的市场环境与公司面临的业绩风险,而不能一概论之。这一结果也进一步夯实了经典代理理论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