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摘要】:
近年来,我国发生了接二连三的审计失败案例,从93年的深圳原野、海南中水国际案到97年的琼民源、红光再到01年以后的麦科特、银光厦,中国审计界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引起了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广泛关注,而审计收费作为联系审计客户和注册会计师的“经济纽带”,会影响到审计质量,因此对审计收费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2001年12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要求披露外部审计报酬,注册会计师的报酬从隐秘开始走向公开,为我们获得公开的审计收费信息提供了政策和数据支持,也为我们更有效的研究审计收费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公开披露的年报审计收费数据,利用多元线形回归的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的深市的A股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目前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其次,对我国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审计收费与各影响因素的多元线形回归模型。模型采用的数据均来自于国泰安数据库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及会计师事务所网站。根据设定的约束条件,对深地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筛选。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上市公司规模、业务复杂性、是否为四大、审计意见的类型与审计收费显著相关。审计风险、事务所的地址、审计任期、是否提供非审计服务对审计收费不具有显著影响。最后,通过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为证券监管部门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