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咸水灌溉对梨和苹果生长、产量与果实品质的影响
【摘要】:果树产业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而在华北与西北地区,淡水资源的不足却严重制约着果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浅层地下咸水和微咸水资源,开发利用浅层地下咸水、微咸水资源,成为淡水缺乏地区果树种植中抗旱增产的必选之策。为此,于2009年4月开始,在河北省曲周县城关镇苗庄村梨园和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苹果园中,开展了微咸水灌溉对果园果树生长、产量、果实品质以及土壤盐分的影响的研究。旨在为果树种植中利用微咸水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近3年的研究,在本研究所供试条件下,得出以下结论:
(1)微咸水灌溉对梨或苹果树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胁迫作用。与淡水灌溉比,微咸水灌溉显著降低梨树新梢长度32.5%~42.7%,降低苹果树新稍长度17.6%。但是对梨和苹果的产量及其果型没有显著影响。
(2)微咸水灌溉对梨或苹果果实的某些品质指标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淡水灌溉比,微咸水灌溉3年后,显著增加梨的硬度1.16%,显著提高梨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53%;与淡水灌溉比,微咸水灌溉3年后能显著降低苹果可滴定酸20.3%。
(3)微咸水灌溉后果园土壤积盐明显。与淡水灌溉比,微咸水灌溉表层更易积盐,微咸水灌溉下0~5cm层土壤电导率比5~10cm层显著增加2.3%~72.7%,而淡水灌溉下这两层之间则没有差异。微咸水灌溉土壤深层土壤电导率(80~120cm)比淡水灌溉显著增加15.4%~237%。
如果能加以利用果园里的水利工程措施在雨季及时排盐,并能够有选择性地在果树生长发育的一定时期利用微咸水灌溉,在梨或苹果树的栽培中则可望利用地下咸水资源。
|
|
|
|
1 |
郑九华,冯永军,于开芹,王兆峰,袁秀杰;秸秆覆盖条件下微咸水灌溉棉花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
2 |
王卫光,王修贵,沈荣开,杨树清,胡文明;微咸水灌溉研究进展[J];节水灌溉;2003年02期 |
3 |
李科江
,贾文竹,冯洪恩;冀东黑龙港生态区浅层微咸水灌溉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04年03期 |
4 |
朱东海;职丽娟;吴海卿;胡超;乔冬梅;;不同埋深地下微咸水用于夏玉米灌溉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5期 |
5 |
胡文明;;微咸水灌溉对作物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01期 |
6 |
郭亚洁,侯建邦;微咸水灌溉玉米幼苗的试验[J];山西水利科技;1996年03期 |
7 |
马文敏;尹志荣;康金虎;;多目标决策法制定微咸水灌溉制度[J];农业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
8 |
杨建国;樊丽琴;邰日坤;王诗景;尚红莺;杜永霞;纪立东;刘新琴;;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和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10年06期 |
9 |
马俊永;李科江;;低平原区微咸水灌溉抗旱植棉技术要点[J];河北农业科技;2008年11期 |
10 |
杨从会;王立洪;胡顺军;;微咸水膜下滴灌条件下棉花耗水规律的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2期 |
11 |
李江云;贺娟;王健;;微咸水灌溉安全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8期 |
12 |
邵玉翠,张余良;微咸水灌溉及改良剂对土壤全盐量影响的模拟试验[J];天津农业科学;2003年02期 |
13 |
逄焕成,杨劲松,严惠峻;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和作物产量影响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年06期 |
14 |
叶海燕,王全九,刘小京;冬小麦微咸水灌溉制度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5年09期 |
15 |
乔玉辉,宇振荣;河北省曲周盐渍化地区微咸水灌溉对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
16 |
乔玉辉,宇振荣;灌溉对土壤盐分的影响及微咸水利用的模拟研究[J];生态学报;2003年10期 |
17 |
康金虎,马文敏;宁夏引黄灌区微咸水灌溉利用试验研究[J];农业科学研究;2005年02期 |
18 |
杨树青;杨金忠;史海滨;;不同作物种植条件下微咸水灌溉的土壤环境效应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06期 |
19 |
严晓燕;李天文;王兴鹏;;微咸水膜下滴灌对棉花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及产量的影响研究[J];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
20 |
隆小华;郭晓丽;赵钦泰;;莱州湾地下微咸水补充灌溉冬小麦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