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何颖;王阳;乔宇昌;赵同僚;杨海琴;;稻茬种小麦 免耕获高产[J];农家顾问;2006年06期 |
2 |
张学林,郭天财,朱云集,王晨阳,马冬云,王永华;追氮时期对两种筋型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5年03期 |
3 |
黄婷;许大军;万才琴;;不同地区小麦蛋白质含量和硬度的测定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
4 |
方保停,郭天财,王晨阳,夏来坤;限水灌溉对强筋小麦子粒淀粉积累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05年01期 |
5 |
王小琦;;了解你种的麦子[J];山西农业(村委主任);2008年05期 |
6 |
赵远玲;;小麦子粒α-淀粉酶活性测定方法的改进[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
7 |
侯子艾;;国内外提高小麦子粒旦白质遗传育种概况[J];山东农业科学;1978年01期 |
8 |
杨燕;张春利;何中虎;夏兰芹;;小麦抗穗发芽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年04期 |
9 |
赵会杰,崔金梅,王向阳,彭文博;小麦旗叶的某些生理变化与子粒灌浆关系的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3期 |
10 |
徐立新;毛凤梧;;不同施磷水平对豫麦34品质形成的影响[J];中国种业;2007年10期 |
11 |
孙卉;韩晋仙;马建华;;开封市化肥河污灌区小麦重金属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价[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
12 |
范濂,崔党群,王福亭,范平;普通小麦子粒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13 |
张丽;张建刚;潘登奎;薛春平;;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SDS-PAGE方法[J];生物技术通报;2006年02期 |
14 |
李峰;田霄鸿;陈玲;李生秀;;栽培模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小麦子粒中锌、铁、锰、铜含量和携出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年02期 |
15 |
史瑞青;谢惠玲;李鹏坤;张慧琴;;花后喷施外源物质对小麦激素含量及源库的调节效应[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
16 |
王育水;权玉萍;蒋利群;姚素霞;姬生栋;;不同基因型小麦生育后期POD同工酶酶谱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3期 |
17 |
石孝均,毛知耘,周则芳;锌、锰与含氯氮肥配施对冬小麦子粒营养品质的影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7年02期 |
18 |
;大粒王1001小麦,7大优点集一身[J];农业知识;2004年25期 |
19 |
张恒敢,杨四军,顾克军,黄玉鸾;应用数字图像处理获取小麦子粒外观特征参数的方法及其Matlab实现 Ⅰ.形态特征[J];江苏农业科学;2005年01期 |
20 |
王美娟;;潮土条件下不同施磷水平对冬小麦子粒中锌营养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