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P表法于英语诊断性测试分析之应用

卢婉红  
【摘要】: S-P表法是藤田·佐藤于1969年首先提出的,它是一种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作答情况来诊断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方法。S-P表法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或者问题的不寻常反应模式(Rao, 1988; Wu, 1999; Yu, 2003)。近年来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我们能够借助语言学习系统做出此分析。通过S-P表分析方法,我们可以获得差异系数、学生注意系数和问题注意系数等数据,把这些数据与临界值和诊断分析表作比较,教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每道题目的质量,以及自己教学上的得失。 本研究以一所中学一个自然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松下LL-300A语言学习系统对其三次教师自编测验进行S-P表法分析,然后让该班的英语教师知道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教师还把其反映出的各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告知相关的学生。对于那些学习不良的学生,教师还给予更为详细的指导。 该研究持续约四个月,在学期末还对该教师进行了访谈以了解她对该方法应用的看法。 该研究旨在探讨:(1)通过教师自编的单元测验,教师可以获得哪些信息;(2)由此获得的关于学生的诊断信息可以如何指导日后的教与学,效果如何;(3)由此获得的关于试题质量的信息可以如何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得失,并如何提高试题质量。 研究表明借助S-P表分析法提供的信息为指导,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显著的改善。研究结果表明:(1)S-P表法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诊断;(2)有助于诊断试题质量;(3)能为题库的建立提供一些反馈信息;(4)有助于建立和管理学生成就档案。 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如何从教师自编英语测试中获得诊断信息的方法。把该方法与教学目标结合,教师就能够对学生进行更为细致的指导,同时也能发现自己教学中的具体的得失。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希镇;标准参照测验中的信度估计公式[J];心理学报;1996年04期
2 甘良梅;;国内外标准参照测验分数体系的比较研究[J];考试研究;2006年04期
3 赵世明;;资格认证测验的信度估计及其特征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6年03期
4 陈梦竹;张敏强;;Bookmark法设置划界分数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5期
5 王亚西;;成都市1998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题第Ⅰ卷(90分)[J];英语自学;1998年11期
6 余嘉元;;Angoff方法有效性的检验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年01期
7 汪存友;余嘉元;;标准参照测验及格线设定研究中的模拟实验法[J];心理学探新;2009年02期
8 一帆;;成就测验[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2期
9 李家义;;成都市199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题[J];英语自学;1999年04期
10 甘良梅;余嘉元;;标准参照测验分数体系的探讨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6年03期
11 余嘉元;;主持人的话[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2 ;成都市1997届高中毕业班第三诊断性检测题 高三英语[J];英语自学;1998年05期
13 王法吉;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自我诊断性评估[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4 江西师大“现代教育和心理测量通用分析系统”研制组,漆书青,周骏,张青华;用信息函数法对标准参照测验作质量分析[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1期
15 陈平;李珍;辛涛;高慧健;;标准参照测验决策一致性指标研究的总结与展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1年02期
16 刘志雅,莫雷,佟秀丽;选择作业中证伪思维的影响因素[J];心理学报;2005年03期
17 汪存友;余嘉元;;标准参照测验中标准设定的聚类分析法[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8 马钟秀;实施大语文教育,探索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统一的途径[J];语文学刊;2002年04期
19 杨志明;标准参照测验及其等级线信度的概化理论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3年03期
20 刘善仁;;2009年高考英语复习诊断性检测试题[J];试题与研究;2008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凤钦;刘杰;张香改;范玉芳;;应用荧光原位杂交诊断性染色体异常和绒毛细胞的产前诊断[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2 毛宇红;;诊断性超声在妇产科领域安全性的探讨[A];首届沪浙妇产科学术论坛暨2006年浙江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孙建明;杨瑞民;杨凯;张铭秋;李奋保;;浅谈DSA操作技师解剖诊断意识的培养[A];第二届全国非血管性与血管性介入新技术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介入放射学新技术提高班论文汇编[C];2005年
4 林美福;陈文新;周硕;何品玉;周庆伟;陈彩龙;;PET-CT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肿瘤核医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赵军;;PET/CT中诊断性CT的价值[A];全国PET/CT新技术研讨会(学习班)暨PET读片会资料汇编[C];2005年
6 王雪梅;林美福;陈彩龙;何品玉;李松;戴红峰;陈国宝;李君霞;林晓晶;;诊断性CT在~(18)F-FDG PET-CT检查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分子核医学暨分子影像学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7 王君;;项目反应理论(IRT)在标准参照测验(CRT)中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王雪梅;林美福;陈彩龙;何品玉;李松;戴红峰;陈国宝;李君霞;林晓晶;;诊断性CT在~(18)F-FDG PET-CT检查中的应用[A];首届全国分子核医学暨分子影像学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9 魏勇;;小学三年级数学成就测验的编制—IRT指导下的标准参照测验尝试[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毛钰;姚森;;诊断性排牙在正畸治疗中的意义[A];第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吕凤军;遥感蚀变信息场及其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褚荣伟;C2C在线反馈机制的特征及角色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束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4 刘晓陵;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标准化数学成就测验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婉红;S-P表法于英语诊断性测试分析之应用[D];广州大学;2007年
2 杨伟红;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术前诊断方法和术后标本取材方式的评价[D];武汉大学;2005年
3 陈琳;肠结核49例临床分析[D];中南大学;2009年
4 任常;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镜下早浸癌诊断方法比较[D];四川大学;2004年
5 李映红;四年级数学成就计算机自适应测验(CAT)的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晓兰;“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评估的统计方法探讨[D];四川大学;2005年
7 何金财;壶腹部恶性肿瘤的影像诊断分析——附25例报告[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8 宁刚;特发性性早熟女孩骨龄评价的诊断性试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李雅洁;ERCP的并发症与防治[D];浙江大学;2007年
10 宋烨;涂阴肺结核诊断工具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在使用诊断性实验时的注意事项[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2 郭子其;诊断性培训医好教师成长之痛[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陈琳 黄红云 江昭;外伤后脑积水 分流没商量[N];健康报;2006年
4 瑞典Lund大学创新学教授 Charles Edquist;创新制度分析与政策评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5 谢应朗;谨防医疗照射致癌[N];健康报;2006年
6 陈金伟;医学继续教育要创新[N];健康报;2006年
7 英山县雷店高中 肖永如 黄际禹;高三复习备考关键是要上好“两课”[N];黄冈日报;2007年
8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 许世雄;被撞伤的考生缘何败诉[N];中华新闻报;2008年
9 ;胸腔引流术的注意事项[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10 李文旭;如何评价企业经营业绩[N];华夏时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