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方式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摘要】:股权激励作为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有效手段被上市公司所采纳,并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现阶段,我国的上市公司以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这两种方式为主要股权激励方式,不同股权激励方式对公司绩效的提升到底有何不同的影响,同一股权激励方式在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公司之间所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厘清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丰富我国有关股权激励的理论研究成果,实践中对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上市公司实施恰当的股权激励方式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经济人行为理论、利益趋同假说、管理者防御假说为理论基础,选取我国2012年~2016年公布并实施了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对我国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以及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上市公司公布的股权激励实施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研究设计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并选取了股权激励程度、激励方式、所有制性质、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负债水平等七个影响因素指标建立回归模型,之后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验证本文假设,最后得出研究结论。研究表明,随着股权激励程度的提升,公司绩效会提高,股权激励程度与公司绩效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同时,股权激励方式和公司所有制性质会作用于股权激励程度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在不同股权激励方式下,实施限制性股票的公司能够获得更好的公司绩效,而在股票期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探究不同股权激励方式是否作用于所有制性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时发现,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实施限制性股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而激励方式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对公司绩效产生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还发现,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存在显著的正向的影响,而负债水平对股权激励方式选择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不同公司所有制性质下,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对公司所有制性质存在正相关,负债水平存在反向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