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摘要】:新课改要求“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而目前较为单调、僵化的语文教学模式给高中古诗词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教师过分依赖教参,创新力不够;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偏低;古诗词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古语和现代汉语存在的巨大差异,加深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使古诗词教学缺乏学生的自我感受和独特体会。这就需要打破固化的教学模式,倡导创新课型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情动而辞发,批文以入情”,情境教学法以其“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艺术魅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展现出无限潜力。因而,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推崇,是现代语文教学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这样看来合理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灵活引入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极大程度调动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调动自身的想象和联想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延伸和拓展。除绪论和结语外,主体部分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阐释情境教学法的概念,提出其特点和原则。情境教学法是以“情境”为中心,结合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情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与读者的情感共鸣。其特点是“形真”“情切”“意远”“理蕴”。原则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预设性与生成性的统一;生活化与想象性的统一。第二章阐述情境教学法的重要意义。情境教学法必要性首先是有利于传承传统优秀文化;其次是有利于体现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后是有利于强化学习效果,加强师生互动。再论述情境教学法的可行性在于顺应新课改对创新的要求;顺应学生中心和个性发展的要求;顺应民族文化要求。第三章分析高中古诗词情境教学现状及其成因。教师层面现状是教师的思想误区;教师教学方法的失当以及教师教学细节的失衡。学生层面现状是学生知识储备的欠缺和学生的畏惧心理。教师层面原因是教师权威和教师中心性;教师自身水平有限以及传统教法的影响。学生层面原因是学生理解障碍,导致兴趣缺乏;知识储备不足,难以引起共鸣,鉴赏水平不高。教学层面原因是盲目追求教学进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从而影响对教材的整体感知。第四章情境教学法运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的一般策略和针对现状的改进措施。其应用策略为精心设计,进入情境;合理想象,引入角色;优化情境,深化情感。提出教学改进措施为弱化死记硬背、机械学习,强化朗读和心灵感悟;创设学习意境,挖掘诗歌的内涵韵味;强化训练,科学评价,以表扬激励为主,重在提升学生的能力。第五章通过《春江花月夜》和《如梦令》的教学实例,讲述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语言描述、画面展示、音乐渲染、角色扮演等具体的情境教学法,并结合具体运用加以总结、反思。同时提出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其他注意点: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知人论世;了解诗歌创作的写作背景,设身处地;了解诗歌涉及的意象特点,把握主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国内外对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出发,结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运用,并选取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实例,对情境教学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运用加以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