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肥水平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产量形成与吸N特性的若干影响的初步研究
【摘要】:
本试验于1999-2000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试验场进行,以江苏省不同时
期推广应用的20个水稻品种(组合)为材料,研究N肥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
合)产量形成与吸N特性及利用的若干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依施N量的增加,各品种(组合)全生育期相应延长,高N处理比低N
处理平均延长的天数迟熟中粳为3天,中熟中便为3.5天,迟熟中稻为3.7天,
早熟晚稻为5.6天。
2.在一定的施N水平内,施N具有增加主茎出叶的效应,超过一定的范
围则有抑制主茎出叶的现象。在本试验条件下,促进常规中粳、常规晚籼、
杂交晚籼主茎总叶数增长的适宜施N范围为5-12.5kg/mu,常规晚粳由于生育
期较长等原因,高N没有表现出对主茎总叶数的抑制现象。
3.在不同的施N水平下,施N水平间、品种类型问及N肥与品种类型的互
作效应间,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且在三种施N水平条件下,产量均表现
为杂交晚籼>常规晚籼>常规晚粳>常规中粳。
4.N肥水平对亩穗数的影响效应达极显著水平,亩穗数的大小次序为高
N>中N>低N。品种类型间亩穗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大小次序为常规晚粳>常
规中粳>常规晚籼>杂交晚籼。
5.品种类型间、施N水平和品种类型的互作效应间千粒重均达显著水平,
施N水平对千粒重的影响效应未达显著水平,说明千粒重受N肥的影响较小。
千粒重表现为中N>低N>高N,说明在一定的施N量范围内,千粒重随着施N
量的增加而增大,但达到一定施N水平后,千粒重随施N量的增加而减小。
邵世志:N肥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组合)产量形成与吸N特性的影响的初步研究
6.各类型水稻品种干物质积累对N肥的敏感性依次为杂交晚釉>常规晚
釉>常规晚粳常规中粳。从不同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来看,除低N处理
个别品种差异不显若外,其余不论在品种间、品种类型间均表现为与产量呈
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
7.各类型品种(组合)含N率均随着施卜量的增加而增大,表现为高M中
N>低比在同一施N水平下,不同品种(组合)类型内各品种植株含N率在不同
生育期差异不同,拔节期差异较大,成熟期差异最小;综合分析表明,在常规
中粳类型内,日本晴、徐稻2号、泅稻8号表现出对N素敏感;在常规晚粳类
型内,镇稻88、9今2表现最敏感:对于杂交晚和类型,62002则表现为明显。
的对N素敏感优势。
8.随着施N水乎的提高,各类型水稻品种(组合)各生育期的吸N量均相
应的增加。施N水平间、品种类型间、施N水平与品种类型的互作效应间,
吸N量均达到显著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在常规中粳类型中,中国gi、泅
稻8号为N高效利用品种;在常规晚粳中,农林134、巴利拉、9520、9325
为N高效利用品种;在杂交釉稻中,汕优63、特优559在各生育期表现出较
高的N素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