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化俊,尚勋武,林淑莹,张强;几个春小麦品种(系)籽粒蛋白质含量及其它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
2 |
卢庆善, 宋仁本,郑春阳;中美高粱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4年04期 |
3 |
王赛勤,郭军;大麦品种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研究[J];大麦科学;1996年01期 |
4 |
安红卫,胡清银,吕军杰,黄克虎,苏云林,孙建红;两组玉米近亲交配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分析[J];玉米科学;2002年S1期 |
5 |
马汉云,唐东风,王青林,刘新宇,扶定,吴淑平,张庆琛,龚凤萍,霍二伟,罗玉芳;水稻杂种优势的遗传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6 |
沈金雄,傅廷栋,杨光圣;双低甘蓝型油菜自交不亲和系杂种优势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09期 |
7 |
王月霞,曹寿椿;普通白菜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初步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6年02期 |
8 |
陈彦惠,张传贞,彭泽斌,刘新芝,贾建修;唐群×Reid群玉米杂交优势利用模式分析[J];华北农学报;1996年03期 |
9 |
陈于和,秦素平,张天真,潘家驹;陆地棉显性无腺体品系与常规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Ⅲ.杂种优势及其与配合力的相关[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
10 |
刘建军,赵振东,董进英,郁敏;冬小麦面团流变学特性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J];作物学报;1996年05期 |
11 |
陈禅友,胡志辉;长豇豆几个数量性状杂种优势的研究[J];种子;1996年01期 |
12 |
李国强,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陈爱萍,许钢垣,孟兆萍;冬小麦沉降值配合力分析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
13 |
王伟荣,刘洪军,方光华,赵华,李延莉,钱小芳,孙超才;五个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1999年02期 |
14 |
李卫华,曹连莆,艾尼瓦尔,莫庸,慕自新;不同蛋白含量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J];作物学报;2001年06期 |
15 |
杨鹏鸣;蔡祖国;李新峥;耿新丽;;南瓜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
16 |
李娟;勾玲;孔宪良;万英;冯国礼;;优异棕色棉品种(系)间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7年05期 |
17 |
徐阿炳
,裴洪平
,朱睦元
,王林济
,袁妙葆
,俞志隆;八个大麦品种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86年03期 |
18 |
胡新生;孔繁玲;;胚乳性状配合力模型和杂种优势模型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19 |
何光华,郑家奎,阴国大,杨正林;水稻籽粒的灌浆研究——Ⅱ、不同生长阶段籽粒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J];西南农业学报;1995年01期 |
20 |
杨鹏鸣;蔡祖国;周俊国;李新峥;冯文杰;;16个南瓜自交系遗传特征的初步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