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通俗文学观研究
【摘要】:
冯梦龙是明后期通俗文学大潮中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有着丰富的通俗文学实践活动,也形成了比较全面的通俗文学观。本文力图从明后期的社会环境切入,分析冯梦龙通俗文学观的形成和具体表现,并考察其通俗文学观的核心,进而揭示出冯梦龙通俗文学观的现代启示意义,以期丰富学术界对冯梦龙的研究。
本文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明后期社会环境切入,分析冯梦龙通俗文学观形成的原因,指出:明后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为冯梦龙通俗文学观的形成提供了外在条件,冯梦龙独特的人生经验、个性化意识又是其通俗文学观形成的内在条件。
第二部分:从小说、戏曲、民歌、笔记小品四个通俗文学类型展开论述,全面分析冯梦龙通俗文学观的表现方式。
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揭示出“适俗”作为冯梦龙通俗文学观的核心,自身包含着两个层面:既重视读者心理,与俗相“适”;又不放弃作者的社会责任,以“适”疗俗,而疗俗的方法正是基于“情”之上的“情教”。
第四部分:联系当前通俗文学发展的现状,探讨冯梦龙通俗文学观的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