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钙代谢调节物质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应用效果的研究
【摘要】:
在蛋鸡体内表达同种外源钙代谢调节物质基因可弥补蛋鸡体内相应物质合成和分泌的不足,人工短期调节蛋鸡钙营养的代谢,为基因增强疗法治疗营养代谢病提供基础。首先,酶切鉴定并且大量制备鸡钙代谢调节物质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CEP4-CT、pCEP4-PTH和pCEP4-CaBP-D28k。然后,进行两期试验,分别进行血清CT和PTH浓度、产蛋性能和蛋壳质量、骨骼质量以及代谢试验和体重等项目的测定,测定在不同规模下鸡钙代谢调节物质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效果。
1.小试血清CT浓度在2 wk时CaBP组显著高于空质粒组(P0.05);在3 wk时PTH组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显著高于空质粒组(P0.05),CaBP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在4 wk时试验组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CT组显著高于空质粒组(P0.05)。血清PTH浓度在2 wk时CaBP组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在6 wk时CT组和CaBP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
2.小试产蛋率在3 wk时CT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极显著高于空质粒组(P0.01);在4 wk时CT组和CaBP组显著高于空质粒组(P0.05)。蛋重和蛋形指数同组各周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试产蛋率在2 wk时CT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在3 wk时CT组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蛋重试验组相比各对照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PTH组和CaBP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试验组相比0 wk差异均不显著(P0.05)。
3.小试蛋壳强度同组各周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蛋壳相对重量同组各周之间变化总体呈现大幅震荡走势。蛋壳厚度试验组各周之间变化总体呈现震荡上行走势。中试蛋壳强度CaBP组高于各对照(P0.05)。蛋壳相对重量PTH组和CaBP组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CT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试验组极显著高于0 wk(P0.01)。蛋壳厚度CaBP组显著高于各对照(P0.05)。
4.小试相同骨骼指标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试PTH组BMD显著高于CaBP组(P0.05);各组之间Ash差异均不显著(P0.05);CaBP组Ca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各组之间P差异均不显著(P0.05)。
5.小试GE的代谢率CT组和CaBP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试验组极显著高于空质粒组(P0.01)。CP的代谢率CT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Ash的代谢率CT组和CaBP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TH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极显著高于空质粒组(P0.01)。Ca的代谢率CaBP组显著高于空质粒组(P0.05)。P的代谢率CT组和PTH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极显著高于空质粒组(P0.01);CaBP组显著高于空质粒组(P0.05)。
6.小试同周各组之间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中试体重CaBP组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显著高于0 wk(P0.05);CT组极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PTH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
注射质粒之后,从血液指标来看,血清CT和PTH浓度均有明显变化说明三种质粒已经成功表达。从鸡蛋指标来看,三种质粒能够有效减缓或者逆转产蛋率和蛋壳质量的降低。从骨骼指标来看,三种质粒能够明显提高骨矿含量。从代谢指标来看,三种质粒能够有效提高蛋鸡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增加体贮,减缓或者逆转体重的下降。
|
|
|
|
1 |
王光琴;冯永祥;杜炳旺;;蛋重和蛋形指数对隐性白鸡种蛋孵化率的影响[A];家禽研究最新进展——第十一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
2 |
易华锋;周萍;张毅;向钊;;三品系鹌鹑蛋重蛋形与孵化的比较[A];第四届重庆饲料工业暨养殖行业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3 |
韩占兵;刘健;张桂芝;;雉鸡蛋物理性状分析[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
4 |
贾汝敏;梁艳晓;吴慧英;杜炳旺;;贵妃鸡种蛋若干数量性状对孵化性能的影响[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
5 |
刘健;黄炎坤;范佳英;牛岩;张斌;胡建新;;河南省地方品种鸡蛋品质量测定与分析[A];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
6 |
李冬立;郝金平;张长海;庄海滨;刘伟;张勇;闫磊;胡胜强;;北京鸭蛋品质分析[A];第三届中国水禽发展大会会刊[C];2009年 |
7 |
徐廷生;雷雪芹;姬彦华;高灵照;肖赞奇;王超群;;不同饲养方式对卢氏鸡蛋品质的影响[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
8 |
尹华东;赵小玲;肖礼华;刘益平;朱庆;;二郎山山地鸡两个品系鸡蛋品质分析[A];中国家禽科学研究进展——第十四次全国家禽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
9 |
许锋;王金梅;王继文;;不同优质鸡品种蛋品质比较分析研究[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
10 |
高素敏;康相涛;肖赞奇;田亚东;韩瑞丽;孙桂荣;梁敏;;卢氏绿壳蛋鸡蛋品质的测定[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