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
【摘要】:
离合词的形成经过了一个历时的过程。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随着单音词向双音词或多音词的转变,自由语素也渐渐转变为黏着语素,由可以单独成词到结合成词,这种转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于是产生了大量处于自由语素与黏着语素之间的语素,这种语素兼具两者的性质。因此它们构成的组合兼具了词与短语的性质,即离合词。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三章:
绪论。从离合词的归属、分类、特征、离合动因、界定标准、形成原因和应用等方面回顾了语法学界对现代汉语离合词研究的成果。
第一章现代汉语离合词的界定及类型。本章主要从意义的整体性、形式的可扩展性和功能的双重性来分析离合词的性质,用扩展法和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方法对离合词进行界定,并把离合词分为动宾式、主谓式和动补式三种类型。
第二章离合词的语素关系。构成离合词的语素在其所构成的离合词中具有特殊性,本章从构成语素方面对离合词的成因和组合机制进行了微观角度的考察,认为构成离合词的语素处于自由与黏着相互过渡的连续统上,不能单纯地把这样的语素归入黏着语素范畴或者自由语素范畴。正是语素的这种性质导致了它们所构成的离合词在形式上可以扩展而且扩展有度、扩展度不一。任何一个离合词中都有至少一个核心语素,在向心离合词中,核心语素代表一个义类,需借助前面的非核心语素的意义来使抽象意义具体化。在离心离合词中,核心语素代表一种义项,来限制和支配后面的非核心语素所代表的义类的意义范围。同心离合词的核心语素和所组配的语素同义。
第三章离合词“离”与“合”的句法功能及教学。离合词的原式和扩展式在句法功能上表现出差异性,本章系统地分析了离合词“离”与“合”时的句法功能。在学术层面上把离合词处理为处于词和短语的连续统上的“中间状态”;在教学层面上,处理为词。
结语。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