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帚霉GR菌株高产β-1,3-葡聚糖酶诱变、酶分离与性质研究及菌株鉴定
【摘要】:
GR菌株是一株生防真菌,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对该菌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形态与产孢结构进行观察,结合ITS DNA序列分析,将GR菌株初步鉴定为粉红粘帚霉。
GR菌株能分泌β-1,3-葡聚糖酶。用粗酶液进行抑菌试验表明,其对水稻纹枯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还能导致水稻纹枯病菌菌丝颜色变浅,细胞肿胀,原生质体浓缩,严重的出现菌丝断裂;使棉花黄萎病菌菌丝顶端细胞膨大呈球形,甚至破裂,原生质体外渗。
用紫外线对GR菌株进行诱变,获得一株产β-1,3-葡聚糖酶活性增加的突变株GR-6,其酶活性是亲本菌株的2.8倍,且其产酶性状能稳定遗传。对突变株GR-6进行生物学特性检测,与亲本菌株相比,生长速度、分生孢子产生等性状基本相似,因此GR-6是较为理想的高产β-1,3-葡聚糖酶的生防菌株。
GR-6产生的β-1,3-葡聚糖酶能够用60%丙酮完全沉淀,悬浮于缓冲液中得粗酶液。粗酶液经过DE52离子交换层析,在280nm处有5个吸收峰,其中峰4具有β-1,3-葡聚糖酶活性,且含量最高;收集峰4蛋白将其再经Sephadex G-75凝胶柱层析,在280nm处有3个活性峰,其中峰4-1为具有酶活性的蛋白峰。对4-1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展现一条蛋白带,分子量为41.1kDa。
GR-6产生的β-1,3-葡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为4-5,β-1,3-葡聚糖酶活性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酶液在50℃以下温度处理30min,酶解性质稳定,但60℃处理30min后活性明显下降。酶液在pH5条件下处理2h,活性基本不变,但在pH4、pH6时活性明显降低。该葡聚糖酶对一些金属离子较敏感,如Ca2+、zn2+、Fe2+、Fe3+、Ba2+等使酶活性显著降低,而Mn2+和K+对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对GR-6菌株产β-1,3-葡聚糖酶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碳源为2%葡聚糖,最佳氮源为0.7%硝酸铵,培养基pH值为5,培养温度为26℃,培养时间为14d。
|
|
|
|
1 |
蓝海燕,陈正华;葡聚糖酶及其在植物中的发育调节和防卫反应[J];生物技术通报;1998年04期 |
2 |
王允超;范志恒;;β-葡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07年20期 |
3 |
唐胜球;董小英;;β-葡聚糖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广东饲料;2006年01期 |
4 |
A.H.Cantor;徐津花;;β-葡聚糖酶处理大麦的喂鸡效果[J];中国畜牧兽医;1990年03期 |
5 |
李欣;高俊明;马丽娜;;盾壳霉产葡聚糖酶培养条件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7年S1期 |
6 |
黎定军,罗宽;抗源蛋白质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J];世界农业;2000年06期 |
7 |
杨合同,郭勇,李纪顺,陈凯;木霉菌产生的葡聚糖酶和植物病害防治[J];山东科学;2003年04期 |
8 |
何爽;张丽;;β-葡聚糖酶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
9 |
王振来,钟艳玲;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在生产上的应用[J];中国饲料;1998年22期 |
10 |
方华平;程茂基;赵彩艳;陈丽娟;;N~+注入选育高产β-葡聚糖酶菌株及其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J];广东饲料;2006年05期 |
11 |
丁鑫;王德培;徐同宝;高年发;李宁;;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条件研究[J];饲料工业;2009年02期 |
12 |
李新凤;高俊明;马丽娜;李欣;王建明;;盾壳霉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酶动力学性质初步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年10期 |
13 |
任平;赵文娟;张强;阮祥稳;徐升运;陈卫锋;;不同微生物酶对牛粪堆肥腐熟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
14 |
江柏萱;纤维素结合区提高内源葡聚糖酶活性[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8年02期 |
15 |
施永泰,朱睦元;大麦β-葡聚糖酶的研究和展望[J];大麦科学;2001年01期 |
16 |
王庆云;韩巨才;张永杰;刘慧平;高俊明;;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过程中葡聚糖酶、几丁质酶及电导率的变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7 |
孙国凤;向口腔细菌导入重组葡聚糖酶[J];生物技术通报;1991年06期 |
18 |
夏伦志;;β—葡聚糖酶对喂大麦日粮的肉用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J];饲料广角;1990年04期 |
19 |
高玲;刘美玲;孙晓红;杨德翠;刘春英;王清吉;;抽提条件对酶制剂中β-葡聚糖酶活力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8年12期 |
20 |
史益敏,颜季琼,费雪南,许煜泉;系统感染TMV的番茄叶胞外β-1,3-葡聚糖酶[J];植物学报;199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