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域下汉英“水”的认知对比研究
【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在人们的认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在长久的生产生活中产生了丰富的与“水”相关的隐喻、转喻表达,同时关于“水”的本义认知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本文是在文化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汉英“水”的认知进行对比研究,旨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汉英“水”的本义、隐喻、转喻认知中是否存在认知共性,其认知途径是怎样形成的?汉英“水”的本义、隐喻、转喻认知中是否存在认知特性,其认知途径是怎样形成的?汉英两民族对“水”的认知受到所处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如何?本文以汉语、英语的权威词典以及COCA、CCL、METALUDE三大语料库作为语料来源,对汉英两种语言中“水”的相关表达进行收集归纳,在经过大量语料的分析、对比以及归类之后,得出如下几方面研究结论:首先,从源流上,汉语中的“水”在现代出现了几项新用法,“水”的新用法呈现出名词动词化及名词形容词化趋势,汉语“水”的色彩义从古至今出现由褒义向贬义变化的过程。其次,“水”共有二十六种隐喻用法以及四种转喻用法,其中汉英共通的隐喻用法二十种,汉语独有“水喻人民、百姓”、“水喻不专一”、“水喻女人、母亲”、“水喻美德”以及“水喻势力的一方”这五种隐喻,英语独有“水喻基督精神”的用法;汉英共有转喻用法三种,包括“水转喻江河湖海等水域”、“水转喻液体”以及“水转喻交通方式”,汉语特有“水转喻自然”的用法。汉英中“水”的认知整体体现出汉英两民族间同大于异的文化相似性,而中西方特有的地理环境、哲学观、宗教信仰观以及民族性格是“水”认知差异性形成的主要原因。
【学位授予单位】:北方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H15;H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