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绝缘子三维电场FEM-BEM迭代解法的研究
【摘要】:
绝缘子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近几年,线路合成绝缘子因为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污能力强等优点,发展尤为迅猛。但是,随着线路合成绝缘子使用量的剧增,合成绝缘子闪络及损坏的情况也日渐增多。因此,合成绝缘子需要快速发展就必须对各方面性能进行更深入地分析和研究。
本文在总结电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合成绝缘子的特点,选择了有限元法与边界元法相结合的求解方法。针对有限元法与边界元法各自的特点及其互补性,使用区域分解法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迭代求解。这种求解方法既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又保持了两者的独立性。
在迭代计算过程中,有限元法使用了ANSYS-Emag软件,边界元法使用作者自己开发的计算程序,并确定了基本迭代格式。利用二维算例分析了单元大小、区域边界形状、松弛因子的大小等因素对迭代收敛性的影响;在三维迭代计算方法的研究中参考、印证了这些结论。应用本文算法对220kV合成绝缘子三维电场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表明,有限元与边界元迭代求解方法是可行的,计算精度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
|
|
|
|
1 |
唐永建,向隆万;最佳双松弛因子迭代法的存在条件[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2 |
周永霞,瞿建武,任安禄;粘性不可压缩三维流场分块算法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年01期 |
3 |
孔慧华,潘晋孝;带有松弛因子的迭代法在图像重建中的应用[J];中北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4 |
李彭年;;计算饱和磁场中松弛因子的优选[J];电机与控制学报;1982年03期 |
5 |
陈立亮,刘瑞祥,严有为,林汉同;加快铸件流动场数值计算速度方法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10期 |
6 |
赵吉祥;冯晖;;DDM-CM理论及其在VLSI中的应用[J];微波学报;2006年01期 |
7 |
任安禄,郁春伟,卢云;粘性不可压缩流动三维复杂流场分块耦合求解[J];空气动力学学报;1997年03期 |
8 |
李开海;弹性动力学方程的非重叠型边界元区域分解算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
9 |
胡显承,储德林;基于区域分解的椭圆型问题预处理器中区域边界算子的谱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
10 |
周叔子,单桂华;关于一类空间分解方法的收敛性[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11 |
吕凤云;;散乱数据拟合的径向基函数法[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年09期 |
12 |
张顺利;张定华;熬波;李卫斌;;ART算法高质量重建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4期 |
13 |
郭晓光;郭东明;康仁科;金洙吉;;基于深腾1800机群系统的分子动力学并行仿真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4 |
孙连友;洪伟;;多子空间投影分解法及收敛特性分析[J];计算物理;2008年01期 |
15 |
蔡天鸣;;海冰热力模型的可变区域分解及动边界的处理[J];硅谷;2009年09期 |
16 |
厉天威;阮江军;吴田;;并行计算高压输电线路周围电场[J];电工技术学报;2009年07期 |
17 |
房保言;王志刚;梁波;田双亮;;修正Helmholtz方程的小波配点区域分解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
18 |
房保言;王志刚;梁波;田双亮;;修正Helmholtz小波配点区域分解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
19 |
向大平,邓小刚,毛枚良;低马赫数流动分区并行计算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2年S1期 |
20 |
周平;徐金平;;填充各向异性介质二维开口腔体散射特性分析[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