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振荡流热管的研究及其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应用

陈传宝  
【摘要】: 本文研究了影响振荡流热管性能的主要因素,对不同运行因素和结构因素作用下的振荡流热管进行了传热实验,得到了一些实验结果和规律,并分析了所得结果和规律的原因。本文还总结了振荡流热管加工和制造过程中的一些需要注意的方面,提出了加工和制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技术要求。为更好,更科学的进行振荡流热管的性能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振荡流热管的应用,本文首次提出把振荡流热管应用到真空太阳能集热管中取代传统重力虹吸式热管,加工制造了长度较长的平板型和满足真空玻璃管尺寸的圆柱型振荡流热管,并对振荡流热管进行了电加热传热实验,实验表明,如果将其代替传统热管应用到集热管中,其性能比实验中的性能要有所提升,而且应比传统重力虹吸热管式集热管的性能要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崔明贤,杨秀华;铝合金电暖器传热性能的研究[J];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谢晓强,戴旭涵,赵小林,丁桂甫,蔡炳初;MEMS工艺微热管传热性能的定量分析[J];电子机械工程;2005年05期
3 潘振;陈保东;商丽艳;;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研究与进展[J];节能技术;2006年01期
4 朱汉宝;周亚素;撒世忠;;U型管埋地换热器周围土壤传热性能实验研究[J];流体机械;2007年08期
5 商福民;刘登瀛;冼海珍;杨勇平;杜小泽;;不同加热位置对振荡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10期
6 周景民;;重力热管在固定床鼓泡反应器中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刘一兵;;一种微矩形槽平板热管的数值模拟和有限元热分析[J];低温工程;2010年03期
8 蒋小月;童正明;秦桂花;;散热器空气侧出口温度的计算与量纲分析[J];民营科技;2010年09期
9 印彩霞;张红;王中贤;陈芳;;用于生物反应器的旋转热管传热性能的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11年04期
10 赵丽博;段飞;李政;;地源热泵垂直地埋管传热性能影响因子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26期
11 耿惠彬;;吸收式制冷机传热性能的改善及新型机组[J];制冷技术;1992年01期
12 任红延;板式换热器传热性能的研究[J];太原科技;1999年03期
13 陈义申;节能降耗—凝汽器传热性能优化[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14 赵镇南,吴挺,时雨荃,李丽新;相变乳状液的流变和传热性能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05期
15 邓先和,王杨君,黄德斌,张亚君;来流不均匀分布对换热器传热的影响[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16 吴利平,林贵平;车用管带式散热器的性能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5年02期
17 陈瑞球,韩学廷;肋片管蒸发器结霜对传热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暖通空调;2005年02期
18 苏俊林,李博,矫振伟;微小矩形多槽道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6期
19 张于峰;谢慧;李德英;牛宝联;;碳钢-水热虹吸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0 龙剑;王小花;;三角形波纹板式溶液热交换器传热特性研究[J];制冷与空调;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兵锋;李德胜;隋允康;;凹面受热的矩形截面U形管传热性能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魏琪;赵俊;;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徐伟杰;;蒸发腔冷板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9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周亚素;张旭;陈沛霖;;土壤源热泵埋地换热器传热性能影响因素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尹大燕;贾力;;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逄燕;刘赵淼;;温黏关系对微通道内液体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籍秀红;;日光温室墙体综合热性能的评价与测试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刘雪玲;由世俊;王海霞;;板式地板辐射供暖传热性能实验研究[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研;王永珍;江彦;;换热器的传热和阻力性能测控系统[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王文学;王雨;杨超武;迟景灏;;结晶器保护渣传热性能的技术探讨[A];第八届全国连铸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素连;高性能沟槽式纤维复合热柱的制造及传热性能测试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赵蔚琳;高温热管翅性能及其强化传热过程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3 叶水泉;蓄冰盘管传热性能及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曾文良;大型轴流管壳式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寇志海;蒸发薄液膜及新型微槽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峰;两相闭式热虹吸管传热机理及其换热机组工作特性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7 白鹏飞;多孔型微细通道强化传热结构的制造及传热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瑞宏;真空平板玻璃传热性能及支撑应力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云和明;细通道单相流动和传热特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吕锋;商用车冷却模块匹配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雪峰;内燃机机油冷却器传热性能试验系统的研制[D];浙江大学;2003年
2 王海霞;板式地板辐射采暖传热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陈传宝;振荡流热管的研究及其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4 王安琪;壁面结构对降膜蒸发器内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苏咸伟;火电厂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6 王伟;脉动热管的传热性能和启动特性[D];中南大学;2007年
7 崔立祺;基于FLUENT的板式换热器三维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8年
8 李佳;薄膜蒸发器传热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9 颜爱斌;地源热泵系统的传热特性与热经济学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10 黄文先;相变蓄冷球体堆积床传热模型及热性能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北电力大学 冼海珍;振荡流热管技术已用于干燥行业[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宋会江 Christy Hofherr;连铸喷嘴的水气性能与传热性能[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3 副主任医师陶春祥;为什么沙锅煎药最好[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戴法震;迎接Low-E玻璃发展新高潮[N];中国建材报;2006年
5 牟德鸿 本报记者  甄书秀;新技术推动太阳能热水器产业升级[N];中国质量报;2006年
6 ;自主创新融入全球产业链[N];江苏科技报;2008年
7 记者 王峰 扈冬生 通讯员 曹丰平;济钢“蓄热式烧嘴”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N];中国冶金报;2007年
8 沈忠民;视情况而定 装修切勿盲目追求新事物[N];中国建设报;2007年
9 王育昕吴红梅;江苏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技术创新“领头雁”[N];经理日报;2008年
10 东流;“隆达”抢抓机遇喜尝创新之果[N];无锡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