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型识别若干技术研究
【摘要】:
近年来,计算机口型识别技术作为辅助语音识别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针对基于视频的计算机唇读系统中唇部检测、唇读特征提取和唇语识别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首先提出了一种支持向量机分割嘴唇区域的方法,并基于口型模板提取描述嘴唇形状的特征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拟合误差平方和的动态聚类算法对口型静态状态分类的方法,并根据改进型的蚁群算法训练描述唇动态变化的状态时间序列,最后利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完成语义的模式匹配。实验表明识别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单音的识别问题。
|
|
|
|
1 |
王晖卿,王庆田;动态聚类在抽样调查中的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5期 |
2 |
杨忠明,黄道,王行愚;基于模拟退火的动态聚类算法[J];控制与决策;1997年S1期 |
3 |
姚鸿勋,高文,王瑞,郎咸波;视觉语言——唇读综述[J];电子学报;2001年02期 |
4 |
单卫,姚鸿勋,高文;唇读中序列口型的分类[J];中文信息学报;2002年01期 |
5 |
周凯;孟利民;罗佳波;;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动态聚类分簇算法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6 |
洪晓鹏,姚鸿勋,徐铭辉;基于句子级的唇读语料库及其切分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3期 |
7 |
钟将,吴中福,吴开贵,欧灵;基于人工免疫网络的动态聚类算法[J];电子学报;2004年08期 |
8 |
滕明贵,吴正龙,熊范纶;一种通过动态聚类训练椭圆形模糊分类器的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4年11期 |
9 |
谭锦华,邝献涛;基于ART2神经网络与动态聚类的分类器[J];控制工程;2005年S1期 |
10 |
张献国;须毓孝;刘实;;基于PCA和DC的信息系统需求变更管理方法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11 |
王广东,付永生;基于Gabor小波变换的彩色图像分割[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4年04期 |
12 |
鹿佳;姚鸿勋;;改进AdaBoost对基于HMM的唇读系统识别率的提高[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13 |
彭玲;;一种新的动态进化聚类算法(英文)[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4 |
张雷;李人厚;;基于免疫原理的一种动态数据聚类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7年04期 |
15 |
王海涛;黄文杰;朱永凯;田贵云;姬建岗;;基于聚类分析与神经网络的车牌字符识别[J];数据采集与处理;2008年02期 |
16 |
黄凤贤,王保保;基于自动确定阈值的小波边缘检测技术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4年08期 |
17 |
宋云;陈焕文;张晓华;;一种整合多种计算方法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03期 |
18 |
于晓聪;董晓梅;于戈;秦玉海;;僵尸网络在线检测技术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5期 |
19 |
何勇;张必银;;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并行处理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8期 |
20 |
卢欣,李衍达;TSP问题分层求解算法的复杂度研究[J];自动化学报;1999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