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南松树沟橄榄岩矿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理示踪
【摘要】:秦岭造山带横贯中国大陆中部,是华北块和扬子块结合区,它的演化历史一直是地质学的研究热点。位于秦岭造山带主缝合带-商丹断裂北部的商南县松树沟地区出露有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橄榄岩体,该岩体是否为蛇绿岩底部地幔橄榄岩至今存在很大争议。对该橄榄岩成因类型直接关系到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模式等问题的深入研究。本文选择该岩体为研究对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矿物化学元素特征等深入探讨了其成因和成岩演化过程,取得以下主要成果:
1野外地质考察表明,松树沟岩体由纯橄岩,方辉橄榄岩,透辉石岩组成,常见对称分带现象;岩体由纯橄岩,透辉橄榄岩,透辉石岩组成常见对称分带现象:两侧为纯橄岩相或夹少量方辉橄榄岩透镜体,向内依次为透辉橄榄岩和透辉石岩,中心相为含透辉石条带的纯橄岩,出露面积达20 Km~2,其中纯橄岩出露面积达95%以上;
2松树沟岩体的结构和显微镜下特征表明,中粗粒橄榄岩是经糜棱岩化的残余块体,不具有上地幔塑性流动改造特征;
3松树沟橄榄岩体的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均较窄,即成分很均一。松树沟纯橄岩和方辉橄榄岩中含有较高的MgO (45.69%-48.27%)和异常低的A1_2O_3(0.05%-0.73%), CaO (0.06%-0.68%),K_2O(0.2%),Na_2O (0.01%-0. 18%)、TiO_2(0.01%).透辉橄榄岩中的MgO很低(25.74%-27.66%),CaO含量很高(14.51%-15.24%);
4松树沟纯橄岩稀土含量远低于标准球粒陨石。稀土元素显示LREE相对富集的右倾模式,ΣHREE较低但分布模式较平缓。蛛网图上显示不相容元素Ba、U、Sr等的富集,这些特征不同于蛇绿岩型地幔橄榄岩。透辉橄榄岩的ΣREE明显高于前两者。矿物常量元素氧化物和微量元素图显示三者岩浆来源相同;
5在松树沟地区未见到豆荚状铬铁矿,而将松树沟橄榄岩体中尖晶石和我国典型构造环境尖晶石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松树沟岩体中铬尖晶石的成分不同于蛇绿岩中地幔橄榄岩和堆晶杂岩的成分,铬尖晶石的成分投点落于侵入杂岩成分区;
6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尖晶石、橄榄石、斜方辉石等矿物成份特征揭示松树沟橄榄岩与蛇绿岩底部残留地幔橄榄岩存在显著差异。主要集中分布于岩体周边脉状产出的透辉橄榄岩,是构造就位阶段易熔组分形成的基性熔浆结晶产物。
|
|
|
|
1 |
D.J.Schulze
,严平兴;地幔中的钙异常和金刚石的俯冲变蛇纹岩成因[J];地质地球化学;1987年07期 |
2 |
王希斌,鲍佩声,戌合;中国蛇绿岩中变质橄榄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J];岩石学报;1995年S1期 |
3 |
徐义刚,林传勇;吉林伊通幔源包体的微量元素组成及其成因岩石学意义[J];岩石学报;1997年01期 |
4 |
夏群科,陈道公,郭立鹤,支霞臣,吴元宝,程昊;女山和盘石山橄榄岩包体中的水:红外光谱研究[J];地质科学;2000年02期 |
5 |
陈俊兵;曾志刚;;马里亚纳南部前弧橄榄岩的岩石及矿物学:对弧下地幔楔交代作用的指示[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7年01期 |
6 |
N.Shimizu
,S.H.Richardson
,黄灵辉;含橄榄岩套包裹体的金刚石中石榴石包裹体的微量元素丰度模式[J];地质地球化学;1988年06期 |
7 |
赵大升;张旗;刘若新;樊祺诚;马宝林;;山东梭罗树岩体橄榄岩中的尖晶石-石榴石相转变的初步研究[J];科学通报;1993年17期 |
8 |
夏林圻,夏祖春,徐学义;上地幔中的流体和熔体[J];地质学报;1999年03期 |
9 |
赵云升,吴太夏,宋开山,贾玲,赵丽丽;橄榄岩的多角度偏振与二向反射定量关系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年03期 |
10 |
汪小妹;曾志刚;欧阳荷根;殷学博;王晓媛;陈帅;张国良;武力;;大洋橄榄岩的蛇纹岩石化研究进展评述[J];地球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
11 |
C.A.Evans
,王来生,马祖望;三描礼士蛇绿岩带橄榄岩中的岩浆“交代作用”[J];地球与环境;1986年07期 |
12 |
藤泽英孝
,卢振恒;地幔是由什么组成的?[J];世界科学;1986年09期 |
13 |
L.G.麦达利斯
,曹荣龙;俄勒冈州西南部的高压橄榄岩[J];地质地球化学;1974年05期 |
14 |
王希斌,鲍佩声;中国大陆造山带中地幔橄榄岩体的熔融残余类型及其构造形变[J];地球学报;1990年01期 |
15 |
马建华;地中海西部上地幔岩的抬升和侵位[J];海洋地质动态;1994年09期 |
16 |
藤泽英幸
,朴春燮;地幔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J];地球与环境;1986年06期 |
17 |
唐红峰,刘丛强,周新民,徐夕生;龙游角闪橄榄岩的富流体相岩浆成因──矿物化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制约[J];矿物学报;1999年03期 |
18 |
郑建平,路凤香,Suzanne Y O'REILLY,余淳梅;粗粒与剪切结构橄榄岩捕虏体及其单斜辉石微量元素对比[J];岩石学报;2001年02期 |
19 |
隋延辉,戚长谋;关于吉林红旗岭1号含矿岩体橄榄岩相的定名问题[J];吉林地质;2004年02期 |
20 |
赵大升,张旗,王明新,黄忠祥,韩松,贾秀芹,董金泉;云南景洪县怕冷橄榄岩-闪长岩型杂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科学通报;1991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