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沉积物粒度分析方法和测试结果的对比研究
【摘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发明以来,由于它的先进性、科学性、高效率、准确性等优点被用到国际国内很多行业,在我国的海洋地质基础研究也被广泛采用。为了更好地了解激光粒度法与传统方法(筛析法、沉降法)测试结果的差别以及它们的衔接关系,本文对神狐海域223个海洋沉积物分别进行了传统法和激光法的粒度分析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以下认识:
传统法(筛析法、沉降法)和激光法测定的是不同定义的颗粒直径,表达的是颗粒不同方面的性质;加上海洋沉积物不规则的形状,及它们与各种方法假设的理想球体模型的差别,导致了不同方法测定天然海洋沉积物时由于测定粒径原理不同和颗粒形状与理想球体的差别引起了测试结果的差别。
对于小于0.063mm的粒级,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可比性,相关性显著到非常显著,可以用回归方程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粉砂粒级(0.063-0.004mm)百分含量的回归方程y=0.387x+46.520(r=0.833,n=223);粘土粒级(0.004mm)百分含量的回归方程y=0.329x+11.611(r=0.883,n=223)。
粒度参数方面有明显的可比性,相关性显著到非常显著:可以用回归方程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平均粒径的回归方程y=0.405x+3.702(r=0.744,n=223);分选系数的回归方程y=-0.126x+2.094(r=-0.171,n=223);偏态的回归方程y=0.309x+0.042(r=0.541,n=223);峰态的回归方程y=0.385x+0.648(r=0.434,n=223);中值粒径的回归方程y=0.395x+3.844(r=0.836,n=223)。
本文建立的回归方程经过检验,误差精度符合测试规范要求;并通过神狐海域两个柱状岩心进行比较,激光法和传统法的测试结果差别很大;但经过回归方程计算的结果值与实测结果吻合很好,证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是合理、可行的。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P736.21
|
|
|
|
1 |
靳鹤龄,肖洪浪,张洪,孙忠;粒度和元素证据指示的居延海1.5kaBP来环境演化[J];冰川冻土;2005年02期 |
2 |
程鹏,高抒,李徐生;激光粒度仪测试结果及其与沉降法、筛析法的比较[J];沉积学报;2001年03期 |
3 |
王君波,朱立平;藏南沉错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
4 |
刁桂仪;文启忠;;黄土中的有机质[J];地理科学;1988年03期 |
5 |
杨建强,崔之久,易朝露,张威,刘克新;云南点苍山全新世以来的冰川湖泊沉积[J];地理学报;2004年04期 |
6 |
刁桂仪;;黄土中CaCO_3含量的快速测定[J];地质地球化学;1984年09期 |
7 |
金章东,王苏民,沈吉,张恩楼,王建,陈晔,陈仕涛;岱海地区近400年来的“尘暴”事件——来自岱海沉积物粒度的证据[J];湖泊科学;2000年03期 |
8 |
刘兴起,王苏民,沈吉;青海湖QH-2000钻孔沉积物粒度组成的古气候古环境意义[J];湖泊科学;2003年02期 |
9 |
王君波,朱立平;不同前处理对湖泊沉积物粒度测量结果的影响[J];湖泊科学;2005年01期 |
10 |
侯新花;吴艳宏;杨丽原;;全新世镜泊湖粒度特征记录的该地区古降水变化历史[J];湖泊科学;2006年06期 |
|
|
|
|
|
1 |
张湘君;海洋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环境本底值的确定[J];东海海洋;1988年03期 |
2 |
Н.А.Басов;朱佛宏;;大陆边缘沉积物中的气水合物[J];海洋地质动态;2006年09期 |
3 |
杨宝国;朱大奎;潘少明;;香港及其邻近海域海洋沉积物研究[J];第四纪研究;1997年04期 |
4 |
刘彬昌;;黄海沉积物中碳酸钙的初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1981年02期 |
5 |
高生泉;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洋沉积物和悬浮物中的镉、铅、铜[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6年03期 |
6 |
袁兴中,何文珊;海洋沉积物中的动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功能[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5期 |
7 |
隆茜,张经,周菊珍,孙振斌;海洋沉积物中多元素分析测定方法[J];东海海洋;2002年03期 |
8 |
张红,夏宁,宋苏顷,刘昌岭,徐婷婷;海洋沉积物中汞的分析方法研究[J];光谱实验室;2003年06期 |
9 |
李冬梅,刘广山,杨世纶;剥谱方法解析海洋沉积物粒径谱[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10 |
Яу Бинин А В;朱佛宏;;海洋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J];海洋地质动态;200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