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平山县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流域污染加剧,水资源日益短缺,实施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势在必行,已成为实现水资源永续利用的关键核心。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水源地生态补偿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缺乏理论上的指导,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就平山县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期为我国建立行之有效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借鉴。
本文内容构成如下:首先综述了国内外在生态补偿机制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其成熟经验和可借鉴之处。进而阐述生态补偿的基本内涵,对生态补偿的概念、原则、合理性进行了细致分析,并提出效率与公平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及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原则、补偿的方式和补偿标准的常用核算方法,并总结出生态补偿机制操作流程框架。重点对研究对象——平山县水源地生态补偿进行系统地分析,并对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相应建议和措施。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如下:(1)首先对平山县水源地区域概况及水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论述,然后深入分析平山县水源地生态补偿对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影响;(2)立足平山县水源地输水工程的实例,确定生态补偿主、客体,运用支付意愿法、机会成本分析法以及水质水量费用分析法测算生态补偿的标准,其中以机会成本分析法确定补偿上限,支付意愿确定补偿下限,并用水质水量费用法进行复核,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3)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平山县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为我国建立行之有效的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借鉴,并对其政策化和法制化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