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三江”地区微陆块板内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摘要】:三江造山带由多个缝合带和镶嵌其间的微陆块构成。这些微陆块内部发育着不同时代不用规模的板内火山岩,它们规模虽不及活动带内的火山岩,却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是研究岩石圈深部的“探针”,也是“丈量”陆块之间差异性的“标尺”。
保山微陆块发育晚石炭世低钛拉斑玄武岩,岩石具有富集LREE、LILE、亏损Nb、Ta的微量元素特征,高Sr、Pb低Nd的同位素特征,岩石经历了一定程度的中、下地壳混染。构造环境具有WPE+MORB的特点,为典型大陆裂谷岩浆作用的产物,其地球化学特征与峨眉山玄武岩具有系统差异,而与印度德干、Panjal玄武岩具有可比性,体现出保山微陆块具有“亲冈瓦纳”的属性
中咱微陆块波格西、冈达概晚二叠世火山岩以高钛碱性玄武岩为主,岩石具有富集LREE、HFSE、LILE的OIB型微量元素特征,源区同时含有OIB源区和岩石圈源区的特征,与扬子板块峨眉山玄武岩具有一致的地幔源区特征,岩石具有板内的构造环境,晚二叠世中咱微陆块处于拉张的构造背景下,岩石圈发生伸展减薄,具有“亲扬子”属性的岩石圈地幔发生低度部分熔融形成原生岩浆,在经历分离结晶后产生本地区具有典型OIB特征的玄武岩。
思茅微陆块普洱通关地区新生代钾质玄武岩,具有高Ti、Al、K等特征,微量元素所表现出的强烈富集LREE、LILE等特征与其低Sr高Nd的亏损同位素表现不相符。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均与新生代晚期岩浆活动特征相符,其源区为软流圈发生部分熔融并释放熔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形成具有富K、大离子亲石元素以及高场强元素的交代岩石圈地幔。其岩石圈减薄机制与青藏高原软流圈物质沿红河哀牢山断裂带发生流动挤出相关。
昌都微陆块内部发育两组具有岛弧性质(TNT异常明显)的火山岩,是金沙江向西消减不同阶段的产物,其中二叠纪玄武质安山岩为陆缘弧火山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269.4~270.7Ma年龄,从而对古金沙江消减的时间提供了有效的限定。三叠纪粗面安山岩岩是产于后碰撞环境的超钾质岩石。两者的源区都具有EMII端元特征,与古特提斯俯冲带含水俯冲流体/熔体的交代作用相关。
|
|
|
|
1 |
彭勇民,潘桂棠,罗建宁;三江中北段弧—盆格架与地质构造演化[J];四川地质学报;2000年03期 |
2 |
王辉;青藏高原羌塘-三江地区残留微陆块[J];云南地质;2005年01期 |
3 |
何廉声;南海新生代岩石圈板块的演化和沉积分布的某些特征[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82年01期 |
4 |
李兴振,刘朝基,丁俊;大湄公河次地区构造单元划分[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年04期 |
5 |
王景华;郑建勋;;洋河流域自然景观的地球化学特征[J];地理科学;1982年02期 |
6 |
田级生;;高板河硫铁矿环境地球化学特征[J];化工矿产地质;1985年03期 |
7 |
孙乘云;;皖北上前寒武系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通报;1985年04期 |
8 |
贾国相;黄书俊;曾永超;陈远荣;;湘南—粤北地区铅锌矿床铁帽地球化学特征及某些铁帽含矿性评价[J];地质与勘探;1986年02期 |
9 |
张建;安基山铜矿床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J];江苏地质;1987年01期 |
10 |
赵琦;;牛首山古陆北西缘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效果[J];云南地质;1988年01期 |
11 |
郑人来;韩梦合;吴明涵;;浙江双溪坞群变质岩系赋金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89年01期 |
12 |
吴上龙;哀牢山金矿地质及物化探异常特征[J];地质与勘探;1990年08期 |
13 |
徐凤山;;找深部铀矿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模式的探讨[J];铀矿地质;1990年01期 |
14 |
万大理;;江西徐山钨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J];地质与勘探;1991年06期 |
15 |
陈松,许爱玉,骆炳坤,廖文卓;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特征[J];台湾海峡;1993年03期 |
16 |
李孝红;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银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J];岩土工程界;1999年06期 |
17 |
王瑾;朱迎堂;刘生军;曹生秀;;河卡山东段克觉杂尔根基性岩墙群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青海地质;2000年02期 |
18 |
钱青,张旗;北祁连老虎山地区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形成环境[J];地质学报;2001年04期 |
19 |
陈康林,郑明华,吕新彪;川西北哲波山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
20 |
郝吉生,魏国营,刘其轩;河南焦作地区煤质及地球化学特征[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