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在非饱和黄土抗剪特性中的控制机理
【摘要】:黄土是一类典型的结构性土体,黄土地区的许多工程事故、地质灾害都与黄土的亚稳定结构密切相关。滑坡是我国黄土地区最常见的灾害类型之一,而黄土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受制于黄土的抗剪特性。结构在黄土抗剪强度中的作用一直是工程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针对结构的作用程度及控制机理依旧争议不断。目前,滑坡灾害已经成为黄土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兰州黄土为对象,以黄土的抗剪特性为切入点,主要进行了以下四部分内容的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
利用直接剪切与三轴剪切两类方法进行了大量室内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天然与重塑非饱和黄土抗剪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天然结构破坏、丧失,天然黄土的抗剪强度与粘聚力均显著降低,但其内摩擦角的降低幅度并不明显。
在对比分析天然与重塑黄土的抗剪强度及其参数差异特征的基础上,借助结构强度与灵敏度两类结构性定量化参数,直接衡量了结构对黄土抗剪特性的作用程度。研究发现,使用不同试验方法获取抗剪强度和强度参数的情况下,结构在黄土抗剪特性中的作用程度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大差异。研究认为,结构对不同试验条件下黄土抗剪特性的控制规律基本相似,但受围压影响,三轴条件下黄土的抗剪强度及其参数对结构变化的灵敏度低于直剪强度与其参数。
通过扫描电镜、压汞仪与压力板仪三种试验途径系统分析了结构对黄土抗剪特性的控制机理。研究发现,黄土结构体系中骨架颗粒间难溶盐、易溶盐及粘粒的胶结作用,大孔隙塌陷作用对黄土抗剪特性的控制作用最为关键,尤以粘粒的胶结作用在结构对黄土抗剪特性的作用中最为显著,碳酸盐的作用次之。相对而言,非饱和基质吸力的作用较弱。
基于兰州市亨达小区回填黄土滑坡实例,开展了填土与天然土边坡稳定性对比分析,验证了结构在维持斜坡稳定性中的作用。
上述研究成果对目前黄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实用和指导价值,并且加深了对黄土滑坡形成机理的认识。
|
|
|
|
1 |
党进谦,郝月清,李靖;非饱和黄土抗拉强度的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
2 |
倪万魁,牛富俊,刘东燕;降雨入渗对非饱和黄土强度的影响分析[J];工程勘察;2002年03期 |
3 |
邢义川,谢定义,汪小刚,李振;非饱和黄土的三维有效应力[J];岩土工程学报;2003年03期 |
4 |
党进谦,李靖;非饱和黄土的结构强度与抗剪强度[J];水利学报;2001年07期 |
5 |
张炜,张苏民;非饱和黄土地基的变形特性[J];岩土工程学报;1998年04期 |
6 |
刘春,丁力;非饱和黄土强度特性的常规三轴试验研究[J];地质与勘探;2002年05期 |
7 |
田堪良,张慧莉,张伯平,骆亚生;动扭剪荷载作用下非饱和黄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24期 |
8 |
张炜;张苏民;;非饱和黄土室内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1991年03期 |
9 |
李靖,党进谦,刘祖典;非饱和黄土中的吸力与有效应力[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
10 |
骆亚生;非饱和黄土在动、静复杂应力条件下的结构变化特性及结构性本构关系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
11 |
党进谦,李靖;非饱和黄土的强度特征[J];岩土工程学报;1997年02期 |
12 |
党进谦,李靖,王力;非饱和黄土水分特征曲线的研究[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13 |
吴枫彩;;三轴应力状态下非饱和黄土试验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23期 |
14 |
胡再强;张腾;朱轶韵;陈存礼;;非饱和黄土的弹塑性软化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2006年S2期 |
15 |
王晓强;;非饱和黄土土体水分入渗增湿计算[J];人民长江;2008年01期 |
16 |
李家强;;基于典型地区黄土的非饱和黄土最优含水率预测初探[J];广东水利水电;2009年01期 |
17 |
黄雪峰;李佳;;非饱和原状黄土高切坡的潜在土压力[J];陕西建筑;2010年12期 |
18 |
邓洪亮;尹金宽;谢向文;郭玉松;;宁夏非饱和黄土浸水后变形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5年S2期 |
19 |
张志勇;;非饱和黄土隧道力学特性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年09期 |
20 |
骆亚生,谢定义,邵生俊,张爱军;非饱和黄土的结构变化特性[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