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业军官培训模式研究
【摘要】:军队转业干部(为便于比较,本研究称转业军官)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一项重要制度。做好转业军官安置工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转业军官培训工作是安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开发转业军官这一宝贵人才资源的有效措施,对退役军人进行培训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普遍的做法。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或简称为军转培训)工作与时俱进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并不断完善,转业军官培训无论是所处宏观时代背景还是中观的运行机制以及微观的行为主体的需求等,都将不可避免发生较大变化。我们不仅需要形成共同推进转业军官培训的共识,更需要深化对其理论的研究,以深入理解并准确把握培训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指导我国转业军官培训工作不断创新发展。
本论文在系统梳理转业军官培训发展历程,界定并阐述有关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性研究成果。
1.运用系统科学和类型学方法,对转业军官培训发展现状和代表性模式的特点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2.结合调查资料,采用多项选择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转业军官的培训需求进行实证研究,并引入基于主成分分析的RIDIT方法对转业军官培训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
3.通过对转业军官培训三重属性的研究,指出我国转业军官培训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并对其影响因素和军转培训的责任主体进行了分析。
4.借鉴国外有益经验,集合我国实际情况,构建了我国转业军官培训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
|
|
1 |
李敬明
,陈燕青
,高陆战;咸阳:军转培训告别“老面孔”[J];中国人才;2005年16期 |
2 |
李祖承
,刘国彬;云南:以先进性教育促军转安置[J];中国人才;2005年16期 |
3 |
张仁涛;;方式·方向·方法——军转干部必须把握的三个关键点[J];中国人才;2009年06期 |
4 |
杨庆余;透析“人户分离”现象[J];中国人才;2005年14期 |
5 |
王瑞来;你能领取多少补助费?[J];中国人才;2005年16期 |
6 |
周燕红;;8年来,值得我们记住的那些数字[J];中国人才;2009年12期 |
7 |
王瑞来;话说军转培训的昨天和今天[J];中国人才;2005年22期 |
8 |
顾基勇
,梁晓广;广东:军转安置体现执政能力[J];中国人才;2005年16期 |
9 |
周峰;;动态[J];中国人才;2006年22期 |
10 |
吴明录;;科学评估转业安置职务的合理性[J];中国人才;2010年14期 |
11 |
李祖承;;昆明市接收军转干部的条件[J];中国人才;2009年08期 |
12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决定《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颁布实施 国家对军转干部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J];西南民兵杂志;2001年03期 |
13 |
李鹤林;军队转业干部择业中的五要五不要[J];中国公务员;1999年05期 |
14 |
顾基勇
,王自力;接收安置军转干部的四个理念[J];解放军生活;2004年11期 |
15 |
李忠新;张一丁;;吉林省制定2001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意见[J];干部人事月刊;2001年09期 |
16 |
盛大泉;周燕红;;回眸:共和国军转工作20年[J];中国人才;2006年02期 |
17 |
姚义勇
,张忠诚
,李敏家;她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湖北省军转办为军转干部服务见闻[J];中国人才;2005年22期 |
18 |
陈锐;;说说踢好“头三脚”[J];中国人才;2006年14期 |
19 |
杨土金
,王远松;专访海南省常务副省长、省军转安置领导小组组长吴昌元——自主择业:管理好,更要服务好[J];解放军生活;2004年07期 |
20 |
;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小组等单位关于做好2003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的通知[J];浙江政报;2003年2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