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地体晚古生代早期岩浆岩成因及其对松多特提斯洋开启的启示
【摘要】:近年来在拉萨地体识别出的二叠纪松多大洋型榴辉岩被认为是古特提斯洋(本文称之为松多特提斯洋)的洋壳残余。但由于缺乏相关地质记录,对松多特提斯洋的开启时间和方式,目前并未进行讨论,直接限制了对拉萨地体古生代演化历史的理解。
在野外调研基础上,本文以新发现的分布位置跨越了松多榴辉岩带两侧的中部拉萨地体申扎他多雄地区的镁铁质岩(辉长质岩石和玄武岩)和南部拉萨地体朗县地区片麻状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全岩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锆石U-Pb定年和锆石Hf同位素分析。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申扎基性岩与朗县片麻状花岗岩分别侵位于晚泥盆世(约366Ma)和早石炭世(355~341Ma)。申扎基性岩样品为钙碱性系列岩石,并且以较高的TiO2含量(1.3~1.8%)及大范围变化的Mg#值(50~62)为特征。样品选择性地亏损一些高场强元素(Nb、Ta、P、Ti),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U),兼具陆缘裂陷型火山岩和岛弧玄武岩特征,其负的锆石Hf(t)值(-5.54~﹢0.78,平均为-2.49)指示它们可能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朗县片麻状花岗岩类主要为高钾钙碱性-钾玄质系列的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以较高的SiO2含量(69~76%)和K2O/Na2O比值为特征。同时,白云母的出现、高铝饱和指数(A/CNK=1.10~1.52)和刚玉分子数(1%),表明这些花岗岩类属S型花岗岩。所有样品均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Eu、Sr和高场强元素。锆饱和温度主要集中在780~800℃之间(最高达859℃,平均808℃)。这些早石炭世花岗岩类中发育的闪长质包体、较高的锆饱和温度、低Pb高Ba丰度、小的负锆石εHf(t)值(-7.2~-1.2,平均-4.4),表明这些花岗岩类为高温S型花岗岩,来源于浅部成熟地壳物质的重熔并伴随着明显的幔源物质注入。
结合拉萨地体可能存在的石炭纪早期岩浆弧、泥盆-石炭纪以灰岩和细碎屑岩夹火山岩为特征的沉积地层记录,本文提出申扎地区基性岩石和朗县片麻状花岗岩类很可能形成于一种弧后伸展背景。该弧后伸展区进一步发育可能形成弧后盆地并最终发展成以松多榴辉岩为代表的松多特提斯洋。
|
|
|
|
1 |
陈智梁;;寻觅失踪的特提斯海[J];海洋世界;1996年04期 |
2 |
肖序常,王军;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及隆升的简要评述[J];地质论评;1998年04期 |
3 |
M.I.Bhat;陆曦初;;喜马拉雅特提斯洋南部被动边缘的演化:模型的推断结果和约束条件[J];海洋石油;1985年06期 |
4 |
付伟;周永章;杨志军;聂凤军;何俊国;李文;;西藏南部硅质岩的特征及相关问题探讨[J];地质通报;2007年04期 |
5 |
成守德,徐新;新疆及邻区大地构造编图研究[J];新疆地质;2001年01期 |
6 |
刘庆宏,肖志坚,曹圣华,廖六根,肖业斌;班公湖-怒江结合带西段多岛弧盆系时空结构初步分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4年03期 |
7 |
李亚林;王成善;胡修棉;M.Bak;王进军;陈蕾;李祥辉;;西藏南部始新世早期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对特提斯闭合时间的约束[J];科学通报;2007年12期 |
8 |
谭岳岩,魏振声;西藏成煤大地构造基本特征——西藏板块构造及其演化[J];现代地质;1989年03期 |
9 |
李永森;陈炳蔚;;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构造与成矿作用[J];矿床地质;1991年04期 |
10 |
成守德,王元龙;新疆大地构造演化基本特征[J];新疆地质;1998年02期 |
11 |
刘朝荣,张健;塔里木西南坳陷构造的几点新认识[J];新疆地质;2002年S1期 |
12 |
李尚林;王根厚;马伯永;杨文瑞;赵文涛;廖蕾;;藏北比如县玛双布上三叠统波里拉组震积事件沉积的发现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6期 |
13 |
王建平;;西昆仑塔什库尔干混杂岩的地质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J];地质通报;2008年12期 |
14 |
鲁银涛;栾锡武;;重力模型探寻南海北部陆坡特提斯痕迹[J];海洋科学集刊;2009年00期 |
15 |
钱利军;时志强;欧莉华;;二叠纪—三叠纪古气候研究进展——泛大陆巨型季风气候:形成、发展与衰退[J];海相油气地质;2010年03期 |
16 |
杨荣军;刘树根;吴熙纯;孙玮;;川西上三叠统生物礁群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17 |
辜学达;赵友年;;论青藏高原之印支运动[J];地质通报;1988年02期 |
18 |
王元龙,成守德;新疆地壳演化与成矿[J];地质科学;2001年02期 |
19 |
闫全人,王宗起,刘树文,李秋根,张宏远,王涛,刘敦一,石玉若,简平,王建国,张德会,赵建;西南三江特提斯洋扩张与晚古生代东冈瓦纳裂解:来自甘孜蛇绿岩辉长岩的SHRIMP年代学证据[J];科学通报;2005年02期 |
20 |
尼玛次仁;谢尧武;;藏北那曲地区中三叠世地层的新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通报;2005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