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油气勘探项目的评价方法对比及应用分析
【摘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已关系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部分。中国石油公司实施积极的海外石油上游拓展战略,但是国际上西方石油巨头早已完成其势力范围的大致划分,给中国企业在海外石油业务的发展带来相当的难度。作为地质勘探家,认真研究海外石油勘探的评价方法对开展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传统的五个级次油气评价系统:含油气大区、含油气盆地、坳陷和隆起/凹陷和凸起、区带/油气聚集带和圈闭;也对西方石油公司和学术界已建立较统一的沉积盆地(Sedimentary Basin)、含油气系统(PetroleumSystem)、成藏组合(Play)和远景圈闭(Prospect)四个级别油气勘探评价系统进行了描述。然后,对中外油气勘探评价方法不同进行了剖析对比,特别是对国内的含油气盆地评价和西方的含油气系统进行了比较,同时指出成藏组合和区带在概念上有着重大区别。
本论文在论述了海外油气勘探项目有别于国内勘探项目的四个特殊性的基础上,总结了海外油气勘探项目评价四个特点,即:①地质评价始终围绕含油气性分析,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②风险分析是关键,全程贯穿油气勘探;③更侧重于成藏组合和(远景)圈闭评价两个环节进行;④适时地进行经济评价,为勘探决策提供依据。并按投资环境分析、地质资源论证和工程经济论证三大部分,对海外油气勘探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了阐述。
本论文根据海外油气勘探项目所处的阶段、项目的获取方式不同,编制了区块评价、目标评价和大型油气资产并购项目的基本流程。并针对性地解剖了中外四个不同类型油气勘探评价项目的实例,阐述了不同类型的项目评价过程中,必须采用的不同评价流程和关注不同的评价重点。
|
|
|
|
1 |
刘清林,李成猛,陈林,万有林,王举红;塔里木盆地非背斜圈闭的勘探方法[J];高校地质学报;1998年03期 |
2 |
康永尚,陈新发,时保宏;圈闭预探勘探开发一体化评价方法[J];新疆石油地质;2004年02期 |
3 |
董广华;一种新的圈闭排队方法——综合效用值排队法方法原理介绍[J];新疆石油地质;1986年03期 |
4 |
李树森,王川,樊民星;对圈闭油气资源评价专家系统的认识[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4年03期 |
5 |
黄开敬;国外非背斜圈闭气藏形成、分布规律及勘探方法调研报告摘要[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4年04期 |
6 |
罗群,白新华,刘银河;圈闭成藏动、静态综合评价法[J];地质科技情报;1997年02期 |
7 |
金燕;人工神经网络在测井地质领域中的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1999年01期 |
8 |
王川,彭苏萍;对油气圈闭勘探决策理论和方法的讨论[J];石油学报;2003年02期 |
9 |
范明,郑冰;麦盖提斜坡地层-岩性圈闭类型[J];石油实验地质;2001年01期 |
10 |
李爱国,易海永,陈忠富,谢邦华,李红亮;模糊数学在渝东地区石炭系圈闭评价中的应用[J];天然气工业;2003年04期 |
11 |
段双国,高志卫,王顺华;临邑洼陷圈闭类型及成因研究[J];山东地质;2003年S1期 |
12 |
马达德,陈新领,寇福德,李军;构造圈闭在柴东天然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J];天然气工业;2004年10期 |
13 |
张子枢;;天然气藏分类问题综述[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1年02期 |
14 |
赵焕卿;“圈闭评价专家系统”通过鉴定[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15 |
焦尊生,R.C.萨达姆;怀俄明州Laramide类盆地中的异常地层压力圈闭及其在天然气勘探开发中的意义[J];断块油气田;1994年06期 |
16 |
В.Ф.КЛЕЙМЕНОВ;А.А.РАЗМЫШЛЯЕВ;Д.А.АСТАФЪЕВ;关福喜;;天然气水合物矿床及水合物下烃类矿床发现的可能性[J];图书与石油科技信息;1994年03期 |
17 |
董秀芳,伍泓;按封闭机理划分塔里木盆地的圈闭类型[J];石油实验地质;1995年03期 |
18 |
刘全稳;Blin法的发展及在圈闭排序中的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年01期 |
19 |
D.S.Muller
,马连山,王丽君;死油区的识别与开发[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0年06期 |
20 |
欧阳征健;周鼎武;冯娟萍;张小浩;;新疆三塘湖盆地走滑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J];现代地质;200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