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石的矿物学与宝石学研究
【摘要】:巴林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之一,石质细润、质地光洁、色彩绚丽、种类众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本文通过现代测试方法对巴林石的矿物学特征、宝石学性质、岩石化学特点、矿床成因等进行了研究,使巴林石的研究进一步系统、科学、完善。
主要矿物组成的研究表明:巴林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族矿物,具体为较有序高岭石、较有序地开石、高岭石—地开石过渡矿物。通过计算X射线衍射分析中的结晶指数和红外吸收光谱中的A/B值,认为从高岭石~高岭石—地开石过渡矿物~地开石,结晶指数由高~低~高(即有序度由高~低~高),A/B值逐渐降低。研究中发现,当地俗称的“刚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明矾石和石英,硬度较高不适做雕刻石。
鱼子冻、水草冻、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珍贵品种,经研究发现鱼子冻中的“鱼子”为硬水铝石,水草冻中的“水草”为赤铁矿和黑辰砂,鸡血石中的“血”为辰砂,巴林石中常见的黑色不透明矿物主要是黄铁矿。
测定了巴林石的宝石学基本性质,对巴林石进行了系统的分类与命名,建议以“类别+题材”的方式对巴林石艺术品进行命名。对巴林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图案石分别进行了质量评价,提出了评价要素,并进行等级划分。
颜色成因的研究,认为白色系列的巴林石,矿物成分为较纯净的高岭石族矿物,几乎不含致色元素;红色系列的巴林石为矿物颗粒间分布的赤铁矿呈色,若是较淡的粉红色,则是由于Fe和Mn类质同象替代高岭石中的Al而致色;黄色系列的巴林石,由颗粒间浸染的大量褐铁矿呈色,Fe~(3+)进入高岭石矿物的晶格中,由于电子跃迁和电荷转移,也可以产生黄色;黑色系列的巴林石是由于含有黄铁矿而致色。
运用透光率测试、扫描电镜分析和粒度统计等测试方法对巴林石透明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无色或浅色巴林石,其颗粒度和主要矿物组成是透明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冻石类平均颗粒度小,矿物组成纯净单一,透明度较高。而彩色巴林石,内部含有的暗色次要矿物对透明度起主要作用,暗色矿物越多,透明度越差。
区域岩石化学分析表明,区域火山岩为亚碱性系列的钙碱性岩系,岩石化学特征表明区域岩浆活动经过了分异结晶或同化混染作用。巴林石及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分析及稀土配分曲线大致相似,表明巴林石的成矿物质来源于流纹岩。
测得了巴林石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认为巴林石矿床为热液蚀变型矿床,估算其成矿温度约在200℃~230℃,成矿热液来源于大气降水。巴林石的成矿与火山期后热液作用密切相关,热液活动具有多期多阶段的特点。强烈的硅化以及明矾石化、高岭石化、黄铁矿化是巴林石的重要找矿标志,辰砂化和黄铁矿化是巴林鸡血石的找矿标志。
在巴林石矿区东部的白音沙那地区新发现了一种艳蓝色、蓝紫色的石料,经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吸收光谱等分析,确定其主要矿物组成为蓝线石、石英和叶腊石,新发现的蓝线石岩属巴林石的一个新品种。
|
|
|
|
1 |
梅建明;邵洁涟;;宁夏金场子金矿床氧化带中针铁矿矿物学研究[J];矿物岩石;1991年03期 |
2 |
邱朝霞;宁夏金场子氧化带金矿床石英矿物学研究[J];地质与勘探;1992年03期 |
3 |
刘长根,蔡克勤;安徽省嘉山县官山沉积型坡缕石的矿物学研究[J];矿物学报;1993年01期 |
4 |
秦善,刘景,祝向平,巫翔,李晓东;同步辐射与高压矿物学研究[J];地学前缘;2005年01期 |
5 |
周剑雄;矿产资源所举办“测年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的某些新进展”学术交流讨论会[J];矿床地质;2002年02期 |
6 |
;一年来的矿物学研究[J];科学通报;1959年20期 |
7 |
施倪承,彭志忠;黄钇钽矿(YTaO_4)的矿物学研究[J];科学通报;1981年10期 |
8 |
王长秋;崔文元;徐健人;赵文雯;;昌化田黄的矿物学特征及相关问题探讨[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0年S1期 |
9 |
王德孚;;稀有元素矿物学的发展概况[J];地质科学;1958年03期 |
10 |
杨玉春;泌尿系结石的矿物学研究[J];地质与勘探;1992年12期 |
11 |
林善园,蔡克勤,蔡秀华,葛文胜;电气石族矿物学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5年01期 |
12 |
刘秉光,夏祥;新疆包古图金矿成因矿物学初步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1992年01期 |
13 |
王苑;周汉文;曾伟能;廖金良;杨增良;;广西合浦清水江高岭土矿的矿物学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8年01期 |
14 |
;STM技术用于矿物学研究获突破性成果[J];中国科学基金;1992年02期 |
15 |
庞小丽;刘晓晨;薛雍;江向锋;江超华;;粉晶X射线衍射法在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中的应用[J];岩矿测试;2009年05期 |
16 |
杨争火,任恩成;内蒙古巴林石矿物成分研究[J];中国地质;1986年06期 |
17 |
王子祥;草原瑰宝──巴林石[J];矿产与地质;1994年01期 |
18 |
易爽庭,李本海,薛秀娣;伊犁雅马渡自然硒的矿物学研究[J];新疆地质;1988年04期 |
19 |
冯国华;今后矿物学研究的课题[J];矿产与地质;1987年04期 |
20 |
蔡长金,高劢;从第14届和第15届国际矿物学大会看金矿矿物学研究的新进展[J];黄金地质;1990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