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沙王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
【摘要】:研究区位于平顶山市东南3.5Km北渡镇沙王村,水源地范围西起荆山,东至屈庄,北起牛楼,南至张村,面积2.9km~2。本区属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年平均降水量734.59mm,年平均气温15.1℃,乌江河——湛河自西北至东南贯穿全区,还有沙河、北干渠、东干渠地表水体。水源地深度420m以内主要含水层为第三系砾岩、泥灰岩和第四系底部砾卵石层。研究目的是对平顶山三和热点有限责任公司,拟建总装机容量2×25MW热电联产工程1.5×10~4m~3/d供水水源地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主要建立在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二地质大队对沙王水源进行的供水勘探基础之上。通过分析研究水源地的含水层的分布、岩性、厚度、富水性、水质特征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等条件。采取单井抽水试验、多井抽水试验和群井抽水试验三种方式,运用稳定流和非稳定流进行求参。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合理概化,建立了地下水流二维非稳定流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并对模型进行求解、识别和检验,利用验证过的数值模型对水源地地下水流场以及开采远景进行模拟评价,论证地下水开采条件和保证程度;对开采性抽水试验条件下地下水位变化进行模拟,预测开采期间地下水资源的变化趋势,评价其对原有各水源地和农业等的影响,并采用水均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数值计算开采条件下的补给量为828.25×10~4m~3/a,排泄量为232.5×10~4m~3/a,已有工业及生活用水量为48.5×10~4m~3/a,可采资源量为547.5×10~4m~3/a。按拟定的开采方案预测地下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水位降深在规划开采井处最大,以规划开采井为中心形成漏斗,前五年水位降速较大,平均降速0.8m/a,以后逐年减少,第五年至第十年末水位平均降速0.17m/a,第三十年末漏斗中心区水位降深80.56m,水源地范围内最大水位降深值仍保持在允许降深值。尽管各开采井所处单元的水位呈持续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夺取下游地下水流出量和截取上游地下水流入量,水位下降趋势越来越小,最后趋于稳定,表明水源地补给充分,对电厂的供水开采是有保证的。
|
|
|
|
1 |
张举;丁宏伟;蒲晓斌;陈治国;;酒泉钢铁公司地下水源地数值模拟及水位预报[J];甘肃地质学报;2005年02期 |
2 |
周训;陈明佑;方斌;张华;沈晔;姚锦梅;于青春;林黎;;埋藏型岩溶地下水源地的三维数值模拟——以天津市宁河北岩溶地下水源地为例[J];中国岩溶;2006年01期 |
3 |
赵国红;宁立波;王现国;;新郑市浅层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及评价[J];地下水;2007年06期 |
4 |
曹友杰;周训;张勇;;傍河型地下水源地的数值模拟——以河南三门峡市辛店水源地为例[J];工程勘察;2009年07期 |
5 |
宋寿鹏;杨涛;康卫东;;两水源地间相互影响的数值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0年06期 |
6 |
姜加虎,黄群;三峡工程对坝下长江流量影响研究[J];湖泊科学;1997年02期 |
7 |
陈志宏;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在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的应用[J];北京地质;1999年03期 |
8 |
熊良淦,张继成,宋考平,穆文志,王英柱;数值模拟末端点拟合技术[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9 |
刘磊;董新光;吴斌;;MODFLOW在新疆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评价中的应用[J];地下水;2011年04期 |
10 |
石勇,蒋维楣;深凹露天矿大气边界层三维非静力数值模拟及空气质量预测[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S1期 |
11 |
邵爱军;陈玉霞;杨建勋;李文梅;;内蒙古乌海热电厂水源地地下水资源量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8年01期 |
12 |
王舜益,贺伟,王阳;三维三相裂缝~孔隙模型在五百梯石炭系气藏中的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2年01期 |
13 |
向可宗,李琼;沿海复杂地形区域之大气污染分析与预测[J];热带气象学报;1993年03期 |
14 |
徐迪,马大军,李元熹;基于神经元网络的股票市场预测[J];系统工程;1997年06期 |
15 |
王远飞,张超;Logistic模型参数估计与我国城市化水平预测[J];经济地理;1997年04期 |
16 |
宋荣兴,孙海涛;多元线性回归预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17 |
寿冀平;山东省地面塌陷现状、发展趋势及防治[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8年03期 |
18 |
刘贤龙,刘丽华;2010年前我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需求的预测研究[J];应用概率统计;2001年01期 |
19 |
高英;来光;侯法文;;永城电厂水源地裂隙岩溶水的数值模拟[J];人民黄河;2006年10期 |
20 |
丁元芳;迟宝明;易树平;吴法伟;;Visual MODFLOW在李官堡水源地水流模拟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