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模式研究
【摘要】: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海相碳酸盐岩油藏,它是多期构造运动与古岩溶共同作用形成并以缝洞储集为主的复杂油气藏。由于油气多期注入及后期改造复杂,导致油气藏的形成演化尚不完全清楚,流体分布规律、成藏模式亦不明确,给有利区块的选择和下步勘探工作的展开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论文利用新理论和新技术,通过解剖岩溶缝洞型油气藏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塔河油田的油气成藏期次和模式,对研究区的深化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利用多方法探讨了油气成藏期次,进一步恢复完善了塔河油田的油气充注成藏史,指出塔河油田现今工业性油气藏的形成是起始于海西早期、延续至喜马拉雅期的持续过程,即海西早期是塔河油田西北部艾丁地区重要的油气成藏期,而海西晚期是塔河油田主体区最重要的油气成藏期,印支—燕山期的充注也有相当贡献,喜马拉雅期的成藏作用主要表现为塔河油田东部的凝析气充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成藏期的油气成藏贡献和范围。
结合地层水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流体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本区碳酸盐岩储层分布的强非均匀性、储集空间连通关系的复杂性,以及油气充注成藏的多期次性,导致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水关系极为复杂,缺乏统一的油水界面,实质上形成了多个大小不一、能量不同的油气藏。其主要控制因素包括:①储层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的平面分布;②相对独立的缝洞系统和多期次的油气成藏,造成了流体性质在平面及纵向上的较大差异;③盖层的完整性和后期的改造程度,造成了各区及区内流体性质的差异;④油气藏的分布主要受控于岩溶缝洞体在油气充注时期的连通性。
采用多项参数示踪了塔河地区奥陶系的油气运移路径与方向,尤其是结合最新的断裂解释成果,精细刻画了塔河地区奥陶系油气的优势运移通道和主要运移方向。结合断裂及不整合面的渗流条件分析,重点探讨了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油气输导条件并评价了中下奥陶统的有利储集区带。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建立了“奥陶系岩溶—缝洞—构造复式成藏模式”,并将研究区油气藏划分为岩溶—缝洞早期型、岩溶—缝洞叠加改造型和岩溶—缝洞晚期型等三个亚模式。
塔河油田西部斜坡中段是阿克库勒凸起海西早期规模性油气聚集最主要的地区,宜通过对海西早期油气成藏过程和特点的研究,挖掘塔河油田西部斜坡可能的油气资源潜力。海西早期原油的发现,为进一步评价西部斜坡中段海西早期的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提供了新的证据。
|
|
|
|
1 |
丁勇,晏银华,顾忆,李新民;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成藏史与成藏机制[J];新疆石油地质;2001年06期 |
2 |
陈强路,钱一雄,马红强,王恕一;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06期 |
3 |
张秀荣,赵冬梅,胡国山;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类型测井分析[J];石油物探;2005年03期 |
4 |
于慧玲;傅恒;黄海平;吴其林;陈骥;;塔河油田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沉积特征及储集特征[J];矿物岩石;2008年02期 |
5 |
戚明辉;姜民龙;张小衡;;利用类干扰试井研究塔河油田井间连通关系[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23期 |
6 |
闫相宾,韩振华,李永宏;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储层特征和成因机理探讨[J];地质论评;2002年06期 |
7 |
王士敏;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研究[J];新疆地质;2003年02期 |
8 |
康志宏,吴铭东;利用层序地层学恢复岩溶古地貌技术——以塔河油田6区为例[J];新疆地质;2003年03期 |
9 |
张诗青,樊政军,柳建华,高秋涛,刘杰;碳酸盐岩储集层定量评价——以塔河油田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03年02期 |
10 |
张涛,闫相宾;塔河油田隐蔽油气藏岩溶型储层成因研究(英文)[J];Petroleum Science;2004年02期 |
11 |
李纯泉,陈红汉,陈汉林;塔河油田奥陶系热流体活动期次的流体包裹体证据[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2期 |
12 |
;百字短讯[J];海相油气地质;2008年02期 |
13 |
何琴;蔡忠贤;卢鸿;;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存储单元的定义和划分——以塔河油田4区为例[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8年02期 |
14 |
陈静;;塔河油田晚白垩世轮藻化石组合特征及意义[J];新疆地质;2011年01期 |
15 |
杨敏;张烨;;缝洞型油藏超大规模酸压技术[J];地质科技情报;2011年03期 |
16 |
李国政;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油气藏低阻油气层的成因及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1999年04期 |
17 |
王勤聪,李宗杰,孙雯;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集层地球物理识别模式[J];新疆石油地质;2002年05期 |
18 |
鲁新便,高博禹,陈姝媚;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古岩溶储层研究——以塔河油田6区为例[J];矿物岩石;2003年01期 |
19 |
杨敏;塔河油田4区岩溶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井间连通性研究[J];新疆地质;2004年02期 |
20 |
朱朝阳;周尤新;张泳;;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西南部志留系成藏条件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