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黔—渝地区新元古代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宏体生物群

王约  
【摘要】: 宏体生物广泛地生活于扬子地区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古海洋中,描述了产自渝东南和黔东北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的宏体生物(包括宏体植物、后生动物和遗迹化石)共30属,23种,4个不明固着器,其中包括4个新属,5个新种,2个新修正属和1个新修正种。渝东南陡山沱期早期宏体生物群可与华北地区青白口期中-晚期Longfenshania植物群可进行比较,而与陡山沱期晚期宏体生物群有较大的区别,它表明了早期的宏体生物能够穿越过“雪球事件”。黔东北陡山沱期晚期瓮会生物群不但含鄂西庙河生物群和皖南蓝田植物群的分子,也有南澳大利亚伊迪卡拉生物群和俄罗斯White Sea生物群的分子,而且有别于其它伊迪卡拉期生物群。瓮会生物群中宏体植物已有组织、器官和功能的明显分化,并出现了原始的维管植物Wenghuiphyton。瓮会生物中宏体后生动物有海绵类、栉水母类、刺胞类和三叶类等两胚层辐射对称动物以及环节类和可能的软体类等三胚层两侧对称动物。瓮会生物群生活于的温暖清澈、相对平静、有一定含氧量、光照充分、富有无机营养盐、并具正常盐度的浅海环境,其基底为富含水份的粥性基底,且生物群的生活周期与周期性的洋流事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瓮会生物群在空间上可分为“挺立群落”、“沉积表层群落”和“水体上层群落”,而构成了一个原始而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在时间纵向上可依次分为Globusphyton , Sectoralga-Longifuniculum , Cucullus , Beltanelliformis ,Baculiphyca-Gesinella等5个群落,反映出生物群落与环境的相关性以及宏体后生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相关性和规律性。陡山沱期的宏体藻类多分枝并直立固着于海底,提高了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了海中水体中的含氧量,不仅改善了环境,为依赖一定氧而生活、生长和繁殖的后生动物给予了必要的支持,而且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必要基础,为宏体后生动物的快速发展和演化提供了一个新的食物源。在生命演化的早期,生态系统的演化主要表现为生物从被动地接受环境因子到对环境因子需求的竞争,从依赖环境到参与对环境的改造,生物的环境空间分布从二维到三维,生物的能量传递方式从生物体外到体内。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晚期“原始立体生态系统”的出现,生物在三维空间中开始了对环境因子需求的竞争和生物体内能量传递的食物链结构,同时增强了参与和对环境演化的贡献力度,是生物迅速演化和其后寒武纪生命大辐射的重要转折。另外,扬子地区在陡山沱期晚期是地震构造运动的活跃期,地震构造活动可引起磷等无机营养盐和海水温度的升高,而有利于多细胞生物的起源和发展。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是Rodinia超大陆裂离的重要地质时期,是化学、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剧烈时期和磷质聚集时期,也是多细胞生物起源和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新强;史晓颖;;华南伊迪卡拉纪碳同位素时空变化及其对生物演化的影响[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0年01期
2 王约;赵明胜;杨艳飞;王训练;;华南陡山沱期晚期宏体生物生态系统的出现及其意义[J];古地理学报;2009年06期
3 孙知明,杨振宇,裴军令,Jean BESSE,Melina MACOUIN,Stuart GILDER,Magali ADER;华南陡山沱期古地理环境及“雪球地球”研究新进展[J];地质通报;2004年08期
4 王约;楚靖岩;王训练;杨艳飞;徐一帆;;华南震旦系陡山沱组磷质震积岩及其与多细胞生物群相关性初探[J];地质论评;2009年05期
5 唐烽;尹崇玉;刘鹏举;段德麟;高林志;;华南伊迪卡拉纪“庙河生物群”的属性分析[J];地质学报;2008年05期
6 赵树屏;;青蛙体色随生活环境变化的实验[J];生物学通报;1957年09期
7 王约;王训练;黄禹铭;;黔东北伊迪卡拉纪陡山沱组的宏体藻类[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8 王林;史晓颖;蒋干清;;华南埃迪卡拉纪硫化海洋环境演变——来自深水相区的黄铁矿证据[J];地质论评;2011年06期
9 康自立;华南壳体的古陆壳基底何在?[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年01期
10 边步;图文并茂的《陡山沱期生物群》最近出版[J];地层学杂志;2002年04期
11 刘英俊,李兆麟,马东升;华南含钨建造的地球化学研究[J];中国科学B辑;1982年10期
12 张汝玫;;《华南中生代早期的昆虫》一书问世[J];化石;1987年03期
13 尹崇玉,高林志;贵州瓮安震旦纪陡山沱期含磷层位微化石再研究[J];科学通报;1999年24期
14 曹瑞骥;评介《陡山沱期生物群——早期动物辐射前夕的生命》[J];古生物学报;2003年02期
15 黄增明,梁建茵,刘宗锦;华南近五百年气候变化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1990年04期
16 罗筠筠;让人类的生活环境更美好[J];百科知识;1994年10期
17 黄再军,彭达;生活环境对风湿病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1999年01期
18 方辰;;关注生活环境——不再新鲜的空气[J];科技潮;2001年11期
19 白志强;白顺良;王大锐;;华南下-中泥盆统界线研究的新进展[J];科学通报;1993年08期
20 吴跃东,杜森官;皖南地区晚震旦世陡山沱期岩相古地理[J];安徽地质;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陆军;姚兆奇;李洪起;;华南大羽羊齿植物群中一种保存营养和生殖部分的莲座蕨目真蕨植物[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谌芸;毕宝贵;何立富;陈涛;;2005年6月20~22日华南强降水的数值模拟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3 郑彬;谷德军;李春晖;林爱兰;梁建茵;;华南前汛期的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季风及其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4 谌芸;毕宝贵;何立富;陈涛;;2005年6月20~22日华南强降水的数值模拟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林有润;;《本草纲目》中“南药”的考证——兼谈中药的现代化问题[A];全国李时珍王清任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陈树椿;何允恒;马晓光;;华南三省区■目昆虫区系研究[A];走向21世纪的中国昆虫学——中国昆虫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7 潘家永;马东升;曹双林;夏菲;陈少华;吴凯;;华南Pc-C过渡期深水相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潘家永;马东升;曹双林;夏菲;陈少华;吴凯;;华南Pc-C过渡期深水相剖面的碳、氧同位素记录[A];第八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资料集[C];2005年
9 马东升;;华南热隆起成矿及其机制探讨[A];第八届全国矿床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森福;;现代工作和生活环境下的应激和应对——对中国的启示[A];全国第十一次精神卫生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约;黔—渝地区新元古代伊迪卡拉纪陡山沱期宏体生物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林广春;川西新元古代岩浆岩的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元素和Nd-Hf同位素地球化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3 江海水;华南二叠—三叠纪之交牙形石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4 袁爱华;华南晚二叠世末期深水相介形虫动物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5 洛伊德;技术教化与苏里南部落社区的知识战略[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谭学忠;图的谱性质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洪亮;天津市水体中主要病原生物分布规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颜小华;美北长老会在华南的活动研究(1837-1899)[D];暨南大学;2006年
9 卞凤奎;台湾总督府的华南与南洋拓进政策[D];厦门大学;2001年
10 王祖伟;蚀变构造岩型银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资源潜力[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莹杰;黔东北震旦纪陡山沱期宏体生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2 方炜;《案例》:中天华南(集团)有限公司[D];暨南大学;2001年
3 海拉提·阿力地阿尔汗;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生活环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4 杨宇红;华南0604号“碧利斯”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5 贺佳;建成社区居家养老生活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龚敬瑜;雷达资料同化技术在华南强对流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7 钟亚秋;旅游流集散对景区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海涛;老年人居住环境色彩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9 周露;中国交通物资华南公司经营战略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瑩;山西地域特色村镇住宅的功能及空间布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方;华南理工大开出“节能处方”[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早报记者 顾斌 实习生 刘惠媛;宝钢武钢华南上演龙虎斗[N];东方早报;2005年
3 潘未末;跨国企业60%采购集中华南[N];深圳特区报;2004年
4 宋镜心;华南轮胎拟登陆北美[N];中国企业报;2007年
5 张振;华南资讯:守望产业春天[N];电脑商报;2006年
6 王立伟;华南国际:好马可吃回头草[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田爱丽;填补一线市场空白 英国特易购启动华南战略[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记者 倪明 实习生 彭亮;华南快速路三期不会改走地下[N];广州日报;2006年
9 记者 钟燕平;未来十天热带风暴继续影响华南等地区[N];农民日报;2006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季杰 实习生 简荣芳;南坪快速丰泽湖下沉通道建成[N];深圳商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