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铜矿资源保障程度研究
【摘要】:铜矿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到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并且在某些领域更是起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因此,研究铜矿资源的保障程度,了解铜矿资源在我国当前的供需情况和储备状况,对于应对国际铜价的大涨大落,规避进出口风险,提高我国铜矿资源保障程度,进而为实现经济的顺利平稳发展奠定良好的资源物质保证,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铜矿的资源保障程度出发,系统的收集了90年以来与铜矿资源密切相关的基本数据,包括铜矿的资源量、储量、价格、产量、进口量、消费量、勘查投入等数据,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回归预测方法,依据储量内在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资源量向储量转化的回归模型,从而从理论上建立了储量回归方程,使之能够有效的对未来储量进行相关的推断;同时,根据铜矿资源消费量的影响因子,构建出铜矿资源消费量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依据前期我国铜矿的进口量和生产能力,并根据GDP的变化情况,预测出我国铜矿的未来消费量。这两个模型都是以线性回归方程为基础,分别确定各影响因子的相关系数。资源量向储量转化模型和铜矿消费量模型的建立,使得两者可以进行相互影响和相互检验,一定的储量代表一定的生产能力,从而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因此,根据这一趋势,可以较清晰明确的找出我国铜矿的需求缺口,即每年的储量是否能够满足年消费需求,并且根据每年所预测的数据,来验证我国铜矿资源保障程度是否提高,从而从定量上来分析资源保障程度的高低,并进行动态分析相比较结合,找出资源保障程度降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意见,从而使得我国铜矿资源保障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
|
|
|
1 |
张苺,曹新元;中国铜矿资源的可供性研究[J];中国矿业;2003年02期 |
2 |
梁振杰,高鹏;铜矿资源后备基地选择与建设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11期 |
3 |
万全文;江南铜矿的早期开发[J];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
4 |
王义琛;吴小庆;王远;万玉秋;朱晓东;陆根法;;资源型城市典型矿产资源物质流分析——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1年01期 |
5 |
;行业扫描[J];中国金属通报;2003年04期 |
6 |
梁少忠
,赵武壮
,陈维胜;对我国利用海外铜矿资源的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04年01期 |
7 |
蒋述兴;;我国铜矿资源的形势分析与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1990年08期 |
8 |
李剑;王立杰;王联军;;我国铜矿资源短缺的约束程度分析研究——以对铜工业及国民经济的影响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11期 |
9 |
;到智利去开矿[J];中国有色金属;2009年07期 |
10 |
黄启,涂庆;我国境外铜矿资源开发利用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矿业;2004年11期 |
11 |
郭传兴;我国铜矿资源及开发现状[J];中国金属通报;2004年06期 |
12 |
;我国周边国家铜矿资源介绍[J];中国金属通报;2002年14期 |
13 |
殷俐娟,陈甲斌;我国铜矿资源形势及其可持续供应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05期 |
14 |
张华,鹿爱莉,胡德文,余振国;中国铜矿资源实施全球化战略研究[J];中国矿业;2003年07期 |
15 |
贺建委;加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 提高资源保障程度[J];河南国土资源;2005年08期 |
16 |
龙斌;;波兰KGHM公司未来两年内将购买两座铜矿[J];功能材料信息;2009年01期 |
17 |
曾涛;;投资海外铜矿资源的经验和教训[J];中国金属通报;2009年25期 |
18 |
蒋承菘;;关于“矿产资源保障程度”的若干思考[J];稀土信息;2006年09期 |
19 |
陈甲斌;余良晖;;铜矿资源进口区域评价与决策优化研究[J];江苏地质;2006年01期 |
20 |
陈晓红,关健,胡东滨,胡东波;中国主要金属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和开发利用战略决策分析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