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前地震属性在储层预测及油气检测中的方法研究
【摘要】:
基于叠前地震属性在储层预测及油气预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选择现在发展较为成熟的AVO技术,研究叠前道集上地震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特征。充分挖掘和利用叠前地震记录中的非零偏移距地震信息,拾取叠前属性特征,为储层预测提供更加丰富、可靠的依据。
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AVO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岩石物理学基础,为AVO正演及属性分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构建理论模型做AVO正演模拟,讨论不同类型的AVO异常。以典型的理论模型的AVO响应做参考,在实际工区的关键井上分析储层的岩性、物性,建立储层岩石物理模型,进行流体替换研究,分析复杂地质条件下油、气、水的AVO特征,建立相应的AVO检测标志,在实际地震记录中直接识别岩性及油气。并进行了薄层叠前反射地震响应正演及分析,研究了薄层厚度对叠前属性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利用AVO及FVO属性分析技术,合理地提取隐藏在地震信息中的岩性参数,并优选出对储层有利的属性。对截距、梯度、泊松比、流体因子等叠前属性,通过交汇分析技术检测出含气异常区。第三部分是应用叠前弹性波阻抗反演技术,详细说明了反演的基本思路。结合实际工区的岩石物理分析结果,进行弹性阻抗建模和反演,分析不同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的地震响应特征,研究有效储层的分布。
本文以胜利油田某洼陷的叠前资料为例,应用本文的技术方法取得了一定的异常预测结果。这表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对复杂地区的AVO分析研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
|
|
|
1 |
赵凤英,郭彤楼;应用多种地震属性定量判别气藏[J];石油物探;2004年S1期 |
2 |
Christian Gastaldi
,张仪宁;用地震属性描述油藏特性:Peciko油田(印尼)的一个实例[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7年06期 |
3 |
关达,张秀容;利用地震属性预测河道砂体[J];石油物探;2004年S1期 |
4 |
卢宝坤,史謌;测井资料与地震属性关系研究综述[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
5 |
隋淑玲;井间地震资料的属性分析及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3期 |
6 |
陈学国;徐仁;穆星;高伟义;;相对泊松比分析技术在平湖地区中深层砂岩气藏检测中的应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7年01期 |
7 |
王珂;;地震属性分析在油田中的应用[J];网络财富;2010年12期 |
8 |
贾可林;;地震属性应用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探讨[J];石油仪器;2010年06期 |
9 |
刘英;;地震属性优选研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7期 |
10 |
青山;;地震解释的依托——地震属性技术的进步[J];海相油气地质;1999年01期 |
11 |
;信息[J];油气地球物理;2003年01期 |
12 |
张聪玲,崔若飞;地震属性技术在奥灰裂隙发育带预测中的应用初探[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02期 |
13 |
马朋善,方赟,王向阳,谭仲平;利用地震多属性变换预测储层分布[J];河南石油;2004年04期 |
14 |
唐晓川,孙耀华,吴亚东,胡志方;地震属性技术在桑塔木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河南石油;2005年04期 |
15 |
董建萍;;地震属性优选及储层预测软件系统研制[J];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08年01期 |
16 |
赵万金;张巧凤;苏勤;;莫里青断陷地震储层特征及预测技术研究[J];岩性油气藏;2010年04期 |
17 |
刘勇;碳酸盐岩储层裂隙探测方法[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1999年04期 |
18 |
宋维琪,刘江华,王小马,路士华,牛乐琴;预测油气的地震属性优化组合、灰关联分析技术[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年05期 |
19 |
齐虹;许辉群;;地震属性及其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9期 |
20 |
张玉忠;杨永波;;运用地震属性技术预测煤层厚度[J];煤炭技术;200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