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火山岩油藏形成条件与主控因素
【摘要】: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_2k)、哈尔加乌组(C_2h)火山岩油藏勘探相继获得突破,获得了较大的油气储量规模。但火山岩油藏形成的控制因素较多,对火山岩油藏形成条件、主控因素的认识不够深入。针对马朗凹陷上石炭统构造特征、储层特征及后期改造作用、火山岩圈闭特征、火山岩油藏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等方面的难点,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探、钻井、测井和综合地质资料,将盆地构造分析、石油地质学、沉积学、火山岩石学等传统理论和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以火山岩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为主线,研究其构造特征、圈闭特征,分析火山岩岩相、断裂和不整合等对火山岩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阐明火山岩油藏形成条件及主控因素,指出该区火山岩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带和目标。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①三塘湖盆地位于西伯利亚与哈萨克斯坦板块聚敛部位,为一多旋回的复杂叠合含油气盆地。盆地基底形成于早石炭世,经历了四大演化阶段。从北到南可划分为马北、牛圈湖-牛东、马中、马东和南缘冲断带等5个构造带。②石炭系发育一套火山岩、碎屑岩呈互层状产出的海陆过渡相地层。上石炭统发育一套烃源岩和三套储盖组合,其中,C_2k、C_2h等二套储盖组合已获工业油流。③马朗凹陷上石炭统断裂发育,火山岩以裂隙式喷发为主。近火山口发育爆发相火山角砾岩,中距火山口及斜坡发育溢流相玄武岩、安山岩等火山熔岩,远火山口发育火山沉积相凝灰岩、凝灰质砂砾岩等。④马朗凹陷上石炭统原生孔、溶蚀孔和裂缝发育,孔、缝有效匹配,形成气孔-溶孔-溶缝型(地层型)、溶孔-裂缝型(内幕型)、溶孔-收缩缝-粒间孔型(火山角砾岩)等多种组合形式。储层总体上属低孔、低渗储层,经改造后的物性能达到中孔低渗程度。火山作用、构造作用和后生成岩作用是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⑤火山岩岩性圈闭的形成取决于火山岩岩性、岩相和储层的后期构造改造作用,发育岩性-地层型、岩性型和岩性-构造型三大类火山岩圈闭。C_2k、C_2h优质储层、有效圈闭结合C_2h充足的油源、油源断裂和封盖等条件在海西晚期-印支晚期时空匹配下,形成以牛东岩性-地层型油藏、马36井区岩性型油藏和牛圈湖岩性-构造型油藏等为代表的三类火山岩油藏。控制火山岩油藏的主要因素是火山岩岩性、岩相、断裂带、剥蚀带、油源以及古构造背景,火山岩改造型储层的形成是成藏的关键要素。⑥根据马朗凹陷C_2k、C_2h油气平面上沿“三线”(T_(2+3)、P_2t、P_2l剥蚀线)、纵向上沿“二面”(不整合面、火山爆发间歇面)分布的规律,认为下一步油气勘探应从马朗凹陷“三带”(火山岩风化、淋滤带、火山岩内幕带、碎屑岩岩性带)入手,积极扩展新领域和新层系。
|
|
|
|
1 |
刘延莉,柳益群;三塘湖盆地二叠纪芦草沟组分布及其意义[J];西北地质;2004年02期 |
2 |
邢秀娟;刘洪福;柳益群;尹凤娟;;三塘湖盆地中、上三叠统划分及分布[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3 |
刘俊田;张代生;黄卫东;李在光;覃新平;魏成;;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火山岩岩性测井识别技术及应用[J];岩性油气藏;2009年04期 |
4 |
刘俊田;姜书林;李在光;闫立纲;覃新平;刘媛萍;;地震反演技术在三塘湖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03期 |
5 |
王昌桂,杨飚;三塘湖盆地油气勘探前景[J];新疆石油地质;2002年02期 |
6 |
张小青,伊海生,李森明,黄天雪;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裂缝性储层特征与油气产能关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7 |
孙美丽;司宝;陆俭;赵绪辰;;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实践与认识[J];资源与产业;2007年02期 |
8 |
黄福喜;陈洪德;王茂显;张宏;陈旋;;新疆马朗凹陷油气二次运移模式及其勘探意义[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9 |
何国貌;成进湖;张李明;李叔骅;;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上二叠统芦草沟组裂缝研究[J];吐哈油气;2001年03期 |
10 |
姜书林;梁浩;毛世权;樊尚武;张考文;;地震反演技术在三塘湖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2007年04期 |
11 |
王海华;张君峰;许浩;汤达祯;;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石炭系火山岩储层有机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次分析[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06期 |
12 |
李光云;毛世权;陈凤来;唐龙;胡长春;;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卡拉岗组火山岩油藏主控因素及勘探方向[J];中国石油勘探;2010年01期 |
13 |
谢志清,闫小雄,周立发;三塘湖盆地下白垩统剥蚀量恢复及其对油气生成的影响[J];石油实验地质;2001年01期 |
14 |
金和海;新疆三塘湖盆地盖层特征及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远景分析[J];铀矿地质;2003年02期 |
15 |
杜宏宇;;三塘湖盆地裂缝油藏非均质特征及成藏探讨[J];吐哈油气;2003年04期 |
16 |
冯乔,柳益群,郝建荣;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烃源岩及其古环境[J];沉积学报;2004年03期 |
17 |
伍新和,王成善,伊海生,魏钦廉;新疆三塘湖盆地烃源岩特征[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
18 |
刘延莉;柳益群;;新疆三塘湖盆地二叠系储层三维模型研究[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5年03期 |
19 |
曹青;柳益群;;三塘湖盆地流体包裹体研究及其应用[J];岩石学报;2007年09期 |
20 |
朱翠山,郭稚弧,包建平,马安来,黄光辉,李贤庆,钟宁宁;三塘湖盆地煤成油地球化学特征[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