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水平、医疗支出与家庭民间借贷行为
【摘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家庭资产总量的显著上升,金融资产在家庭的整体资产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故而家庭金融的研究课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纵观国内外学者对于家庭金融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家庭资产的优化配置方向,也有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影响家庭借贷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网络、金融素养、家庭结构等,而鲜少有学者将健康水平和医疗支出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研究其对家庭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家庭的医疗支出,医疗支出的多少直接影响家庭的资产配置情况及其民间借贷行为,因此,研究健康水平和医疗支出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是对家庭民间借贷影响因素研究的有益补充,对家庭金融研究的发展和深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方法,全面回顾了有关家庭资产配置、家庭民间借贷以及健康经济学的理论文献,分析了国内外家庭资产配置现状以及影响家庭民间借贷的各种影响因素,特别关注了健康状况对家庭资产配置及民间借贷的影响研究,并针对各种研究进行描述与评价。其次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面板回归以及不同条件下的分组回归的实证分析,全面研究健康水平和医疗支出对家庭民间借贷行为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政策性建议。根据实证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健康水平显著负向影响家庭民间借入款总额,医疗支出显著正向影响民间借入款总额,家庭成员的健康水平越差,家庭医疗保健支出越多,家庭民间借入款总额越多;健康水平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的民间借出款总额,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越好,家庭民间借出款总额越多。(2)通过对不同家庭净资产家庭的分层考察,本文发现健康水平和医疗支出只对净资产较低或者中等程度家庭的民间借入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较高净资产家庭无显著影响,并且对净资产越低的家庭作用越显著;同样,医疗健康状况只对净资产较低的家庭的民间借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对净资产越低的家庭作用越显著。(3)通过对家庭是否投保商业性保险的分组考察,本文发现医疗支出只对未投保商业性保险的家庭的民间借入参与和借入款总额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样,医疗支出只对未投保商业性保险的家庭的民间借出参与和借出款总额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通过对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分组考察,本文发现医疗支出的冲击对农村家庭参与民间借款的影响更大;医疗支出对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民间借出款的影响差别不大,农村家庭的民间借出行为主要源于社会网络关系的人情往来,而城镇家庭的民间借出行为则更取决于家庭经济状况。(5)从户主年龄的分组模型回归来看,健康水平对于民间借贷的影响,除了年龄60岁的家庭对借入参与(借入款总额)以外,其余均有显著关系;从医疗支出看,除了年龄60岁的家庭对借出参与(借出款总额)以外,其余均有显著关系。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健康水平和医疗支出对家庭民间借贷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影响效应,并由此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以期促进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以及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首先,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疗保险全民覆盖率,尤其是加强低收入人群、农村地区、以及针对老年人的健康卫生投入,同时也要大力加强包括商业保险在内的风险保障措施;其次,加强我国普惠金融体系的发展,有效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提高低收入人群的生活质量,减轻贫病人群的看病负担;最后,推动我国小额贷款公司的健康发展,为居民的临时性资金需求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