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工业整体厂房焊接烟尘控制与置换通风数值仿真平台和试验研究
【摘要】:焊接是机械加工业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焊接及相关工艺日新月异。然而,随之而来的是有毒有害物质——焊接烟尘的大量产生,且常积聚在厂房上部,造成车间工作条件恶劣。
近年来,置换通风方式以其在热舒适、室内空气品质和节能方面的优越性引起广大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的关注。对这一通风方式的研究主要依靠实验法和CFD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FD法在置换通风研究中已占据主要地位。然而,在实际焊接厂房中,由于空调风口结构复杂,焊接点热量散发方式和污染物散发方式难以确定,以及厂房内障碍物形式多样,都成为CFD技术成功应用的障碍。本文针对上述焊接厂房烟尘控制和置换通风模拟中的难题提出满足工程精度的简化方法,以便于寻找一种适合高大空间CFD气流组织分析的有效方法。首先,研究了不同尺寸孔板风口周围的流场分布特点,提出了孔板类风口的简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圆柱形风筒的简化方法;其次,分析了焊接热射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简便的焊接热源简化方法;接着,提出将焊接烟尘散发源简化为一线污染源,同时,通过分析焊接烟尘粒子数量、粒子体积(质量)累积百分数与粒子尺寸的关系,认为数值模拟中污染物粒径的选取可在0.1~0.2μm、0.5~1μm和1~4μm三段区间分别选取一种粒径作为该区间段粒子粒径的代表。最后,在前述各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对某铝合金焊接厂房烟尘控制和置换通风进行模拟,发现现有的置换通风系统的除尘、控温和控制风速能力良好。同时,文章研究了焊接热源强度对厂房内烟尘分布、温度分布和空气速度分布的影响,发现对已有的置换通风系统,厂房内的低强度热源对通风系统的除尘、控温和控制风速的能力并无影响,但若存在强度较高的热源,系统的除尘能力将大为降低。
此外,本文利用PIV技术对提出的圆柱形送风筒的简化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简化方法与试验数据一致,从而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正确性。
|
|
|
|
1 |
秦孟昊,倪波;置换通风在纺织厂应用的探讨[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2 |
高建民,王汉青,邓进波,沈小建;置换通风的数值模拟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
3 |
赵忠超,史自强;置换通风的数值仿真研究及其评价[J];制冷与空调;2004年01期 |
4 |
李强民,饶良平;从设计原理及运行工况特性分析置换通风的节能[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4年02期 |
5 |
常茹,胡豫杰,杜芬;下送式置换通风的适应性[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6 |
洪武开;置换通风与低能耗健康建筑[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1年06期 |
7 |
;会讯[J];暖通空调;2002年01期 |
8 |
马国彬,魏学孟;置换通风气流组织的特性研究[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2年01期 |
9 |
鞠硕华,姜允涛,周祖东;置换通风空调房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J];低温建筑技术;2001年02期 |
10 |
赵彬,李先庭,彦启森;置换通风的数值模拟[J];应用力学学报;2002年04期 |
11 |
马国彬,魏学孟;置换通风气流组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2年03期 |
12 |
陈益武,尹劲松;置换通风和效果评价及其通风量的确定[J];洁净与空调技术;2003年03期 |
13 |
武文斐,魏祥瑞,陈俊俊,李义科,王晓彤,赵玉仑;多污染源置换通风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2年05期 |
14 |
陈俊俊
,王晓彤,武文斐,李义科,赵玉仑,魏祥端;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应用与节能[J];节能;2002年06期 |
15 |
武文斐,陈俊俊,王晓彤,李义科,魏祥瑞,赵玉仑;多污染源置换通风通风效果与舒适性研究[J];环境工程;2002年04期 |
16 |
李晓山,倪波;置换通风下的湿环境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03年06期 |
17 |
韩海涛,张吉光;置换通风与室内空气品质[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4年04期 |
18 |
王晓彤,陈俊俊,武文斐,许卫民;送风速度对多热源置换通风影响的数值模拟[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3期 |
19 |
周鹏,李强民;置换通风与冷却顶板[J];暖通空调;1998年05期 |
20 |
陈俊俊,王晓彤,武文斐,李义科,赵玉仑,魏祥瑞;多污染热源置换通风的应用与节能[J];冶金能源;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