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中国正处在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以生产率驱动为核心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应如何选择更合理的公共支出规模和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系统研究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论文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所作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做了全面的综述,结果发现现有文献大多考察了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数量效应,而且这些大都停留在基本原理、简单定性和对策分析上,系统性和深入性不够完善。由此本文首先在经济增长的框架里构建公共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推导出可供检验的计量经济方程。其次在实证层面,分别利用1978—2008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和1997—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并将经济增长率进一步划分为第一产业增长率、第二产业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增长率三部分,从这三个方面系统深入考察公共支出总量及其内部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经验关系。通过对全国时间序列的分析,测算出中国最优的公共支出规模为28.37%,公共支出增长率对三大产业增长率的影响程度排序依次是第三产业增长率、第一产业增长率和第二产业增长率。在中国的公共支出结构方面,对经济增长率提高起主要促进作用的是国防费支出增长率、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率和其他支出增长率,而不是经济建设费支出增长率。对各省域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虽存在地区差异,但也能得出类似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和提炼出各类公共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而为各级政府如何制定有效的公共支出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