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因素及其动态演变研究

许志波  
【摘要】:本文首先以技术扩散模型、广义贸易利益模型等理论为基础,说明贸易如何通过地理特征、技术水平、贸易商品结构和资本投资等渠道影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增长,并提出以上四个因素是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重要因素的理论假设。随后以1995年—2010年中国30个省市数据为基础,采用面板协整方法从实证上证明地理位置、技术水平、贸易商品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投资是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重要因素。同时再以面板协整关系为基础,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研究各个因素在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作用效应大小和主要影响因素等两个层面上的动态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特征显著影响一国或者地区其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2)技术水平显著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其影响作用随时间推移呈现先上升后下降随后保持稳定的动态规律;(3)贸易商品结构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效应较为显著,其效应呈现先扩大后保持稳定的动态演变趋势;(4)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效应显著为负,并呈现先负向扩大后减小最后以正效应保持稳定的演变规律;(5)外商投资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效应较小,呈现先减小后保持稳定的动态演变趋势;(6)四个影响因素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技术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贸易商品结构的顺序动态演变;(7)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变动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变动;最后根据本文结论提出了以下五点政策建议:(1)充分利用各区域地理特征扩大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2)完善技术引进制度并加大技术创新支持;(3)根据我国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贸易商品结构;(4)限制一部分固定资产投资,适当引导资金进入对外部门;(5)合理引进外资并发挥其最大效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齐昕;;上市公司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8期
2 韩厚继;杨宁生;;上海市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3 孙敬水;;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01期
4 李冬琴;;浙江R&D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09年03期
5 张东光;李川;;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潍坊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李成;袁静文;黄顺绪;;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地区差异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年16期
7 赵红梅;;天津市上市公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研究[J];华北金融;2011年07期
8 陈倩;樊宏;;广州市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J];统计与咨询;2008年03期
9 吕玲;;技术进步对四川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实证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0年10期
10 范立夫;张捷;;中国经济增长与净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6期
11 李丽;黄景贵;;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2 韩海军;;对外贸易对浙江省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20期
13 唐辉亮;施永;;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对江西经济增长作用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7期
14 黄娜;孙文娟;;青岛市金融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06期
15 潘艳平;蔡玉文;刘达;;江西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年31期
16 刘涛;胡玫;;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例[J];商场现代化;2009年03期
17 田斌;;江西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09年10期
18 姚红义;;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分析:1952-2008[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6期
19 闫淑敏,秦江萍;人力资本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20 俞立平;;基于Panel Data的信息资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翠娟;孙理军;何靖霜;王震;;代谢组学技术与“正常体质—病理体质—证候”动态演变关系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体质研讨会暨中医健康状态认知与体质辨识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发曾;王胜男;;洛阳市区绿色开放空间系统的动态演变与功能优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孙林岩;;我国教育投资、科研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分析[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陈飞翔;马建全;宋文玲;;中国出口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特征:1998~2008年[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5 马俊义;赵增毅;王颖;李智岗;孙武装;;50例SARS的胸片特点及其动态演变[A];华北五省市区及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防治SAR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6 马俊义;李智岗;赵增毅;王颖;孙武装;;50例SARS的胸片特点及其动态演变[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7 朱小丽;黄秀清;;无线电频谱资源投入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朱春奎;;财政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基于VAR方法对中国的实证研究[A];呼吁公共预算:来自政治学、公共行政学的声音——第一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黄泰岩;于春晖;;经济增长新阶段中的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战略[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10 贾燕兵;;经济快速增长阶段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立平;地区信息资源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小红;电子商务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与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王林辉;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任丽君;农村劳动力开发与中国经济增长[D];天津大学;2007年
5 何伟;中国工业行业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差异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6 刘秀新;自主技术标准化对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7 何琼;经济可持续增长中的若干理论问题[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金玮;西部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林勇;转型经济可持续发展论[D];重庆大学;2009年
10 张海燕;我国宏观经济变量周期性波动的动态模型与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志波;影响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因素及其动态演变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2 李开捷;我国运输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3 李志芹;安徽省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4 巩雪;我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5 刘辛勤;西部经济增长中金融的贡献与效率[D];兰州大学;2009年
6 王文静;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9年
7 张奇勇;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军;全国及各省经济增长差异研究(1978-2003)[D];山东大学;2006年
9 刘晓红;人力资本存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杰;制度变迁与中国经济增长[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温宪 马小宁;没有任何国家操纵本国汇率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大[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韩富斌;高新技术产业要为我省经济增长贡献更多份额[N];陕西日报;2003年
3 张杰;沈利生: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定量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4 李伟锋 杨惠晴 刘晓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近半[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5 深圳商报记者 郝丽萍;深圳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N];深圳商报;2002年
6 孙增刚;日本对亚洲经济增长贡献度下降[N];国际商报;2006年
7 中国驻汉堡总领馆经商室;中美对经济增长贡献近50%[N];中国贸易报;2006年
8 雷敏;增强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N];中国贸易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任震宇;四大因素助推消费快速增长[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10 本报编委 周健工;全球危机 中国抉择[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