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Cu亚共晶钎料用钎剂的优化及钎焊接头界面IMC的研究
【摘要】:在电子产品无铅封装的推广应用过程中,由于无铅钎料的熔化温度比含铅钎料高,且在熔化以后其液态钎料对母材的润湿能力低,所形成的焊点可靠性差等缺点,使得适用于含铅钎料的钎剂难以用来与无铅钎料匹配适用。另外,在电子封装微互连焊点的钎焊界面,由于无铅钎料中金属锡的含量很高,使得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形成、生长和演变加快,对焊点服役的可靠性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目前电子封装微互连焊点的几何尺寸越来越小,使得本征脆硬相IMC在微焊点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以致IMC对微焊点乃至电子产品可靠性的影响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研究一种与无铅钎料匹配使用的钎剂,并考察钎焊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形成、生长和演变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我们近期研究了一种与亚共晶Sn-0.65Cu钎料匹配使用的钎剂,其助焊性能良好,但其焊后残留物较多,腐蚀性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亚共晶Sn-0.65Cu钎料用钎剂的优化研究,同时考察了钎焊时间、钎焊温度、热时效时间以及采用不同钎剂对界面IMC厚度的影响,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为了降低焊后残留在基板上的残留物和腐蚀性,减少了钎剂中氢化松香以及活性剂的含量,并通过选取及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来增强润湿性能,增大水萃取液电阻率。
(2)以焊后残留物、扩展率、水萃取液电阻率以及腐蚀性为指标,进行了相关实验,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得到了较好的钎剂配方:氢化松香10%,戊二酸5%,月硅酸0.7%,丁二酸0.7%,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5%或二溴丁烯二醇2%,余量为异丙醇。
(3)该钎剂与亚共晶Sn-0.65Cu钎料匹配使用时,钎焊温度、钎焊时间和热时效时间以及钎剂的活性对界面IMC的生长均有重要影响,其影响规律如下:
提高钎焊温度会加速IMC的生长,使得界面IMC长大变厚;随钎焊时间的延长,界面IMC的厚度增加,其IMC的厚度与钎焊时间的0.4次幂成正比关系;界面IMC的厚度随着热时效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且界面IMC的厚度与时效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关系,表明其IMC的生长受扩散机制控制。在一定条件下,钎剂的活性越高,其助焊能力越好,钎料与母材之间的相反应则越剧烈,界面IMC的厚度则会越大。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G425
|
|
|
|
1 |
于大全,段莉蕾,赵杰,王来,C.M.L.Wu;Sn-3.5Ag/Cu界面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行为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年05期 |
2 |
陈琪;梁玉英;贾占强;;一种可行的盐雾试验方法[J];四川兵工学报;2009年01期 |
3 |
张新平;尹立孟;于传宝;;电子和光子封装无铅钎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材料研究学报;2008年01期 |
4 |
杜长华,陈方,杜云飞;Sn-Cu、Sn-Ag-Cu系无铅钎料的钎焊特性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4年11期 |
5 |
陈方;杜长华;杜云飞;王卫生;甘贵生;;液态Sn-Cu合金的恒温热氧化性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6年01期 |
6 |
庄鸿寿;无铅软钎料的新进展[J];电子工艺技术;2001年05期 |
7 |
尹立孟;张新平;;电子封装微互连中的电迁移[J];电子学报;2008年08期 |
8 |
尹立孟;张新平;;电迁移致无铅钎料微互连焊点的脆性蠕变断裂行为[J];电子学报;2009年02期 |
9 |
张启运;;无铅钎焊的困惑、出路和前景[J];焊接;2007年02期 |
10 |
刘静,徐骏,张富文,杨福宝,朱学新;新型无铅焊料Sn-Ag-Cu-Cr-X的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2005年05期 |
|
|
|
|
|
1 |
杜长华,陈方,刘宝权,黄迎红;新型Sn-Pb-Ag系列电子软钎料的研制[J];四川有色金属;1998年01期 |
2 |
曹昱,易丹青,王颖,卢斌,杜若昕;Sn-Ag基无铅焊料的研究与发展[J];四川有色金属;2001年03期 |
3 |
王晶;;L波段有源微波组件低温真空钎焊工艺研究[J];安徽科技;2011年10期 |
4 |
王少刚;刘红霞;;SiC_p/101Al复合材料的氩气保护炉中钎焊[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2期 |
5 |
胡跃明;戚其丰;韩佳;袁鹏;吴忻生;;SMD-IC的高速高精度图像识别算法及其实现[J];半导体技术;2005年11期 |
6 |
瞿欣;娄浩焕;陈兆轶;祁波;Tae kooLee;王家楫;;BGA焊点在板级跌落实验中的疲劳寿命估计[J];半导体技术;2006年06期 |
7 |
李成涛;沈卓身;;光电光窗的封接技术[J];半导体技术;2008年02期 |
8 |
丁兴顺;李文石;;手持设备中焊垫材料对闪存芯片可靠性的影响[J];半导体技术;2010年02期 |
9 |
张玉民;;SMT中焊膏使用常见问题分析[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10 |
胡宇宁,王思爱,姚伟,沈卓身;陶瓷外壳钎焊的工艺优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
|
|
|
|
|
1 |
贾松良,胡涛,朱继光;倒装焊芯片的焊球制作技术[J];半导体技术;2000年05期 |
2 |
郭江华,王水弟,张忠会,胡涛,贾松良;倒装芯片凸焊点的UBM[J];半导体技术;2001年06期 |
3 |
杜迎,朱卫良;盐雾对集成电路性能的影响[J];半导体技术;2004年05期 |
4 |
李喜,王晖,任忠鸣,晋方伟,钟云波,邓康,徐匡迪;稳恒强磁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2年10期 |
5 |
张曙光;何礼君;张少明;石力开;;绿色无铅电子焊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材料导报;2004年06期 |
6 |
王晖,任忠鸣,蒋国昌;均恒强磁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2001年02期 |
7 |
贾红星,刘素芹,黄金亮,张柯柯;电子组装用无铅钎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3年05期 |
8 |
张新平;尹立孟;于传宝;;电子和光子封装无铅钎料的研究和应用进展[J];材料研究学报;2008年01期 |
9 |
吴申庆;邵力为;刘洁美;姜文标;;用俄歇电子谱法研究锡铅焊料的抗氧化机理[J];东南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
10 |
龚代涛,刘晓波,王国勇;Sn-Ag-Bi系钎料焊接性能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