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支付会计准则问题研究
【摘要】:
半个多世纪以来,股份支付激励机制在发达国家颇为盛行,近年来更是在各国普遍发展。2005年随着《公司法》和《证券法》的修订,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用以规范企业股权激励活动,市场迫切需要用于规范股份支付交易的会计准则。为满足企业股份支付交易进行会计处理的需要,财政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于2006年2月发布了《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纵观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全文,该准则只是对股份支付的会计处理给出了一般性指导意见,一些具体的环节还不完善,一些重要的事项还没涉及到。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力图克服当前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的局限性,尝试通过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国内和国际比较,结合我国国情对股份支付会计准则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当前我国股份支付会计准则尚不完善的地方,为准则的完善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以便有效指导股份支付的实践活动。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以及本文贡献;第二章通过结合我国国情,与国外股份支付会计准则比较,分析了股份支付范围中有待于完善的地方,提出了相应建议;第三章比较了股份支付计量基础,在分析公允价值理论及应用环境基础上,为更好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提出建议;第四章详细比较了股份支付结算方式,结合准则对三种结算方式分别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其中部分争议内容进行专门研究,提出建议;第五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上市公司股份支付交易进行案例研究;第六章基于前面的研究,对股份支付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国际趋同策略进行优化,同时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趋同策略进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