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动汽车电源系统研究
【摘要】:现代电动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其对环境、对人类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集中了电源制作、自动化控制、机械设计等技术于一身,系统的优化组合能体现一部电动汽车的性能。电动汽车可以分为蓄电池电动汽车(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其中EV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最好的“零污染”或“超低污染”的车辆,它没有噪声和振动、操作性能好等远远优于内燃机汽车,是当前开发和研制取代内燃机汽车的首选车型。
本文着重参照了南昌大学“昌大”一号蓄电池电动汽车的电气系统设计模型,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设计出了一款新型的利用直流电动机驱动轻型轿车的电源系统模型,它利用一组由3.3V电池单元串并联而成的144V锂电池箱,来对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进行驱动,并且通过TMS320LF2407A DSP来控制PWM输出,然后,通过由IGBT器件组成的全桥逆变电路来驱动三相无刷直流电动机的调速,从而保证了电动机的速度控制要求,为了保证电动机的稳定运行,采用了速度电流的双反馈闭环控制,使得电动机满足电动汽车的稳定性要求,并且还设计了一款由TL431、PC817、HCPL316J、UC3844、LT1117等芯片组成的DC/DC变换,通过此电路能准确输出正负12V、正负15V,正负9V还有3.3V的电压,通过这些电压可以给电动汽车各个电子器件以及DSP供电,维持电动汽车的正常运行,并且对这些系统的设计参数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对整个系统就行了组合优化,对以后电动汽车的电源系统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U469.72
|
|
|
|
1 |
马国伟,孙汉旭,贾庆轩,叶平,郐永涛;无刷直流电动机的DSP控制器设计与实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2 |
林成涛,王军平,陈全世;电动汽车SOC估计方法原理与应用[J];电池;2004年05期 |
3 |
堵杰,孙承波,陈国呈;无刷直流电动机换相过程中续流对电压和电流的影响[J];电工技术杂志;2002年03期 |
4 |
周扬;葛英辉;倪光正;;DSP在电动车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6年06期 |
5 |
钟静宏;张承宁;张玉璞;;电动汽车电池组管理系统研究及实现[J];电源技术;2006年11期 |
6 |
付正阳,林成涛,陈全世;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3期 |
7 |
李磊;煤变油:中国新型能源崛起[J];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05期 |
8 |
王雷;蔡际令;蒋静坪;王洋;;无刷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最优状态反馈控制[J];煤炭学报;2006年05期 |
9 |
袁方伟,陈思忠;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3年03期 |
10 |
张毅,杨林,李立明,卓斌;电动汽车无刷直流电动机的回馈制动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
|
|
|
|
|
1 |
孙汉旭,姬罗栓,徐扬生;空间三臂机器人在操作中的平衡问题[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2 |
麻友良,陈全世,朱元;变电流下的电池荷电状态定义方法探讨[J];电池;2001年01期 |
3 |
陈守平,张军,方英民,梁毅;动力电池组特性分析与均衡管理[J];电池工业;2003年06期 |
4 |
阿布里提.阿布都拉,清水健一;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和开发动向[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1年01期 |
5 |
王群京,孙明施,李国丽,姜宏波,方凯;表面磁钢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电感计算和数字仿真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1年01期 |
6 |
张晓峰;吕征宇;;基于级联式拓扑的消除无刷直流电机传导区转矩脉动方法[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1期 |
7 |
黄斐梨,王耀明,姜新建,刘士祥,李发海;电动汽车永磁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系统低速能量回馈制动的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1995年03期 |
8 |
周扬;葛英辉;倪光正;;DSP在电动车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6年06期 |
9 |
周意成;朱平平;张相军;孙承波;雷淮刚;;无位置传感器的方波无刷直流电机压缩机负载的控制[J];电气自动化;2000年03期 |
10 |
程夕明,孙逢春;电动汽车能量存储技术概况[J];电源技术;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