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能级原子系统中量子干涉效应的研究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多能级原子系统的量子干涉效应进行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并且已逐渐成为量子光学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人们已发现了许多新的基于量子干涉效应的物理现象和效应:另一方面,量子调控作为一门新的科学与技术分支十分活跃,它的发展可能彻底改变计算机、医学、工业,化学与生命科学等,从而使人类生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目前量子调控的重点是物理实现,而针对量子控制系统的研究主要还是在理论探讨阶段。本文运用量子光学的相关理论,对基于多模场与多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系统中量子干涉下的量子调控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一系列有意义的结果,如:电磁感应透明、左手效应等。本论文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无序介质激光机理的相关研究”和“单光子激光研究新机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基于量子干涉效应下的量子调控多种情形,其主要内容包括:
1、量子干涉效应以及量子调控的研究概况及当前的研究动态和应用展望。
2、介绍相关的研究方法、理论工具基础。具体介绍了密度矩阵表述法、半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以及几种物理绘景。
3、研究了Tripod-type四能级原子与三光场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干涉效应下的电磁感应透明和开关效应的调控。
4、研究了Y型,准Λ型四能级原子与多模光场相互作用的量子系统,在量子干涉机理下,产生左手效应。
5、最后一章给出全文总结。
|
|
|
|
1 |
肖敏;王海;;由相干制备原子系统构成的理想光学介质[J];物理;2007年09期 |
2 |
方慧娟;刘正东;曾福华;;Tripod-type四能级原子系统中的非线性效应[J];量子光学学报;2008年03期 |
3 |
郑军;刘正东;曾福华;方慧娟;;真空诱导相干对电磁感应左手效应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8年12期 |
4 |
陈峻;刘正东;尤素萍;;准Λ型四能级原子系统中的烧孔和光学双稳现象[J];物理学报;2006年12期 |
5 |
李永放,孙建锋;梯型四能级系统中超窄电磁感应透明与无反转增益[J];物理学报;2003年03期 |
6 |
王祖赓,杨希华,孙真荣,丁良恩,曾和平;分子多能级系统的量子干涉效应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0年05期 |
7 |
徐婕,詹士昌;多能级原子系统暗压缩态的制备[J];量子光学学报;2003年01期 |
8 |
刘正东,武强;被三个耦合场驱动的四能级原子的电磁感应透明[J];物理学报;2004年09期 |
9 |
张宇,张建玮,陈徐宗;基于电磁感应透明的光存储的数值模拟研究及多脉冲存储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0 |
郭瑞民,肖峰,陈帅,张宇,周小计,王义遒,陈徐宗;电磁感应透明(EIT)的实验和理论研究[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1 |
杨旭东;;多能级EIT系统中能级简化的合理性分析[J];量子光学学报;2010年04期 |
12 |
张衍亮,张循利,孙真荣,丁良恩,王祖赓;Y型四能级中的双电磁感应透明和超窄吸收[J];光学学报;2004年04期 |
13 |
龚尚庆,徐至展,张文琦,张正泉;相干驱动场的线宽对电磁感应透明的影响[J];光学学报;1996年03期 |
14 |
龚尚庆,徐至展;电磁感应透明的非线性理论[J];中国激光;1996年04期 |
15 |
李永放,孙建锋,张向阳,张衍亮,赵永梅,丁量恩,王祖庚;量子干涉效应对钠原子光谱线型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6 |
初玉玲;李春霞;刁丽颖;宋朋;李健;马凤才;;深入理论研究碰撞转动传能量子干涉效应的微分干涉角(英文)[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年03期 |
17 |
高知丰;张兵临;马毓堃;姚宁;史新伟;王新昌;王爱华;陈刚;;巨磁电阻效应[J];真空与低温;2008年04期 |
18 |
夏庆峰;周玉欣;高云峰;;两模腔场谱间的量子干涉[J];物理学报;2009年03期 |
19 |
李悦科;张桂明;高云峰;;非简并双光子Jaynes-Cummings模型腔场谱中的量子干涉[J];物理学报;2010年03期 |
20 |
赵建明,赵延霆,黄涛,肖连团,贾锁堂;双抽运光作用电磁感应透明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