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压干燥溶胶—凝胶法SiO_2气凝胶制备和表征
【摘要】:本文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乙醇和水为溶剂,分别采用一步法和类似“两步法”的溶胶一凝胶技术,通过常压干燥,制备了轻质多孔SiO_2气凝胶,同时开展了工艺条件对溶胶一凝胶化过程和产物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对溶胶的形成来说,氢氟酸是一种有效地催化剂,其用量越大,凝胶化时间就越短;不同的用水量对凝胶化时间有一定的影响;乙醇用量的增大会引起凝胶化时间变大,乙醇原则上不参加反应,它只在网络孔道中占据一定体积;因而可以通过改变乙醇的量来控制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密度。在类似“两步法”中,通过同时使用的氢氟酸和氨水,凝胶化时间更短,其最佳条件是无水乙醇和水与正硅酸四乙酯的体积比各自是4和0.6,同时加入氢氟酸和氨水的体积比为1:1时,获得的比表面积最大。
此外还研究了不同的老化条件以及表面活性剂对SiO_2气凝胶制备的影响。在研究三甲基氯硅烷(TMCS)表面化学改性SiO_2机理时发现,TMCS能有效地防止了常压干燥过程中气凝胶骨架的收缩或坍塌,使得到的SiO_2气凝胶成为憎水性的产品。最后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SEM)、比表面与粒度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和差热分析等手段对合成的二氧化硅气凝胶产品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它们的组成基本上是无序的连续网络多孔结构非晶态SiO_2。比表面积测定仪测试表明,优化制备工艺后的气凝胶产品的BET比表面积最大为430m~2/g。
|
|
|
|
1 |
周小春;刘秋平;;催化剂对正硅酸乙酯常压合成SiO_2气凝胶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7年03期 |
2 |
赵越卿;赵海雷;贾千一;梁英华;沈毅;张翠娟;;CuO(CoO,MnO)/SiO_2纳米复合气凝胶催化剂载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与表征[J];功能材料;2009年02期 |
3 |
陈一民,谢凯,洪晓斌,肖加余;常压干燥制备疏水SiO_2气凝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4 |
宋秀芹,马建峰,贾密英;0.5Li_3VO_4-0.5Li_4TiO_4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其离子导电性[J];稀有金属;1999年01期 |
5 |
陈汝芬,宋秀芹,李俊新,贾密英;溶胶-凝胶法制备Li_(2+x)NdxSi_(1-x)O_3及其离子导电性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6 |
李曦,孙江勤,张超灿;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杂化纳米级功能材料[J];湖北化工;2000年03期 |
7 |
肖汉宁,李玉平,高纪明,向军辉;氨解对溶胶-凝胶法合成Ti(C,N)纳米粉末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8 |
王喜贵,吴红英,谢大弢,翁诗甫,吴瑾光;溶胶-凝胶法制备掺Sm~(3+)的SiO_2玻璃的结构及发光性能[J];化学物理学报;2001年03期 |
9 |
张庆勇,王浩;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疏水薄膜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03年03期 |
10 |
潘庆谊,程知萱,张剑平,王廷富;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In_2O_3粉末[J];硅酸盐通报;2003年05期 |
11 |
陕绍云,贾庆明,王亚明;溶胶-凝胶法制备负载型纳米催化剂[J];化工时刊;2003年02期 |
12 |
李霞;溶胶—凝胶法羟基磷灰石纳米粉体的制备[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13 |
张博,秦永宁,刘源;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及其光催化降解甲醛的研究[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4 |
单凤君,穆柏春;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粉体优化及性能测试[J];辽宁化工;2004年06期 |
15 |
路金林,方庆红,伞晓广,李旭日;纳米TiO_2/SnO_2粉体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研究[J];有色矿冶;2004年02期 |
16 |
李朝辉;李光玉;高冬梅;连建设;;中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La_(0.6)Sr_(0.4)Fe_(0.8)Co_(0.2)O_3的合成与性能[J];应用化学;2007年01期 |
17 |
刘力虎;唐贵德;严振庄;张变芳;申俊杰;;烧结温度对La_(0.9)Sr_(0.1)MnO_3/Fe_2O_3体系结构和磁性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03期 |
18 |
马少华;李贵安;张玉荣;;纳米银粒子-二氧化硅复合颗粒溶胶-凝胶的制备与表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9 |
姜秀平;高艳阳;贾素云;;一维纳米结构ZnO的制备[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
20 |
金效齐;邵世壮;王海艳;张恒彬;史克英;;四硝基取代酞菁铜/介孔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合成及表征[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