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光路径向剪切干涉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摘要】:共光路径向剪切干涉技术是将待测波面由径向剪切干涉仪分别放大或缩小成不同倍数的两波面后在相互重叠区域产生干涉,然后通过干涉条纹对波前的相位分布进行检测的一种干涉计量技术。与其他经典的双光束干涉计量技术如Fizeau干涉、Twyman-Green干涉相比较,径向剪切干涉计量技术除具有高精度的优点外,还具有在光路中不需要设置专门的参考光,对环境扰动和机械振动不敏感的优点。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双Fresnel波带片径向剪切干涉法测量三维温度场,三维温度场由不同温度的平行加热双棒提供,通过两块焦距不同的波带片实现剪切干涉,采用光学层析技术重建三维温度场。在三维温度场的重建中,由于测试数据的非完全性,通常采用的代数迭代算法不能很好地解决重建精度这一问题。为此,在算法中引入了包含先念知识的属性矩阵,采用了变超松弛系数重建三维温度场。计算结果表明,引入了属性矩阵和变超松弛系数的迭代算法能够更好地重建三维温度场。
本文还就径向剪切干涉仪用于非球面透镜的波面检测进行了研究。利用双波带板剪切干涉仪得到反应非球面透镜波面相位分布的干涉条纹。对干涉条纹,利用SCPM求取两剪切波面相位差,在极坐标中将相位差径向迭加得到原始波面相位分布。该方法具有精度高、不损坏透镜镜面、适用于在线检测等优点。
通过两个实验研究表明,径向剪切干涉光路的搭建具有多样性,测量精度高且可根据不同测试对象选择不同的测量精度,测试对象具有广泛性。是一种可用于实时在线检测的干涉测量技术。
|
|
|
|
1 |
周万治;;基本干涉场及全息成象[J];光学精密工程;1982年02期 |
2 |
戴晓芳,魏耀林,陈兴梧,吴继宗,陈本智,葛宝臻;高精度计算全息位相探测干涉系统的研究[J];计量学报;1997年04期 |
3 |
尚玉峰,吴重庆,刘海涛,刘彦辉,唐丽杰;对光纤Mach-Zehnder干涉仪的干涉场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
4 |
林旦;杨国光;;干涉场在空间自由传播中的位相损失[J];光学仪器;1988年02期 |
5 |
夏明东,沈晓庆;振动干涉计量的一种方法[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
6 |
巩稼民,王琪琨;空间域相位调制测长干涉仪的数据处理方法[J];应用光学;1999年03期 |
7 |
王彦,赵光兴;一种位相光栅激光衍射干涉场的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
8 |
Heinz Wachutka;忻华泰;;利用全息照相重现相移干涉场的重迭测量轮廓差和变形[J];国外计量;1977年05期 |
9 |
徐昌杰;;杨氏干涉场中干涉条纹的梯度解[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2期 |
10 |
李孟超,刘铁英,庄松林,包学诚;用程差衍射器件实现激光干涉无导轨测距[J];光学仪器;1998年04期 |
11 |
巩稼民,王琪琨,梁青,方强;空间域相位调制干涉仪用于微位移测量[J];应用光学;1999年02期 |
12 |
殷纯永;计算机辅助相位测量及其计算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1987年04期 |
13 |
;测量激光辐射相干长度时的问题和认识[J];光学精密工程;1978年03期 |
14 |
秦南荣;;光电接收干涉信号的出光孔径修正[J];计量技术;1980年06期 |
15 |
任志文;剪切干涉检查视网膜视功能[J];光学技术;1989年03期 |
16 |
梁志军,谷云彪,李德才;干涉型光纤陀螺中的偏振光干涉[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4年02期 |
17 |
曹根瑞;干涉技术的新发展——光电相位测量技术[J];光学技术;1991年02期 |
18 |
李剑波,陈子乾,覃泽涛;平面波干涉场的模拟实现[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19 |
苗静;;光学面形检测仪[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20 |
杨志文;;Mach-Zehnder干涉仪的调试[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1987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