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吸附释放特征研究
【摘要】:
湖泊富营养化是我国最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而沉积物-水界面磷行为的研究是揭示湖泊富营养化机理的重要一环,本文选取了鄱阳湖湖区1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通过对其中磷形态分布特征的分析和对磷吸附释放模拟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鄱阳湖沉积物中总磷含量范围在456.98~991.71mg/kg,河道位置对磷在湖泊沉积物中的分布有较大影响,各入湖口TP平均浓度高于湖区其他位置。沉积物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形式存在(>50%),无机磷组成以Fe-P、Al-P为主,TP含量主要受Fe-P、Al-P和org-P的影响,随着TP含量的增加,Fe-P、Al-P和org-P均有增加的趋势,org-P与Fe-P、Al-P含量均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
在高浓度条件下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曲线既很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式,也很好地符合Freundlich等温式。湖泊沉积物在对磷的吸附过程中存在解吸现象,在低浓度条件下,湖泊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inear模型。在此条件下求得吸附-解析平衡浓度,高于发生富营养化的临界浓度,释放磷的风险较大。
环境因素对土壤磷吸附有很大的影响,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沉积物对磷的吸附有浓度效应,吸磷量随沉积物浓度增加而增大;pH对沉积物磷吸附有较大影响,在偏酸(pH5)或中性(pH7)时对磷吸附量大于偏碱(pH9)环境下对磷的吸附。
分析使用湖水和蒸馏水作释放上覆水的差异,讨论了光照、pH、温度、DO、微生物、扰动等对磷释放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在有光照的情况下,磷的最大释放量比蔽光条件下少;磷的最大释放量与pH呈抛物线关系;磷的最大释放量与温度正相关;在好氧状态下,沉积物会发生磷释放但释放速度和释放量比厌氧状态下小得多;有微生物作用的底泥,其磷的释放明显高于没有微生物作用的底泥磷的释放;高速扰动时磷的释放量高于静态,低速扰动对磷的最大释放量影响不大。
|
|
|
|
1 |
曾凡萍;辛朝;肖化云;周文斌;;饶河入鄱阳湖口处沉积物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形态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1年02期 |
2 |
黄云;钟恢明;刘志刚;;鄱阳湖沉积物中主要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特征[J];江西科学;2010年03期 |
3 |
张本;鄱阳湖自然资源及其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1989年04期 |
4 |
舒长根;农业生产活动对鄱阳湖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农村生态环境;1996年04期 |
5 |
李红清,蒋固政;鄱阳湖控制工程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J];人民长江;2001年07期 |
6 |
叶崇开,宋光华;鄱阳湖湖底沉积物放射性水平[J];辐射防护;1989年05期 |
7 |
熊小英,胡细英;鄱阳湖人工控制与湿地生态保护[J];热带地理;2003年02期 |
8 |
简敏菲,弓晓峰,游海,黄志中,朱捷;鄱阳湖水土环境及其水生维管束植物重金属污染[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
9 |
李昌花,林波;利用生物修复技术防治鄱阳湖水体富营养化初探[J];江西化工;2005年01期 |
10 |
Connie Gibson;涂譞;;我的“青少年保护鄱阳湖计划”[J];国际人才交流;2009年07期 |
11 |
庄琪;;永保“一湖清水”[J];老友;2010年04期 |
12 |
兰明学;;外国专家为保护鄱阳湖开展爱心募捐[J];国际人才交流;2010年07期 |
13 |
俞晖;徐永祥;;中国鄱阳湖国际生态文化论坛11月20日在南昌隆重举行[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11期 |
14 |
李博之;鄱阳湖水体污染现状与水质预测、规划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6年01期 |
15 |
程时长,汪泽培;鄱阳湖候鸟保护区的自然环境[J];上海环境科学;1994年05期 |
16 |
王晓鸿,肖锡红;鄱阳湖湿地保护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江西科学;2003年03期 |
17 |
;鄱阳湖生态经济专题研讨会在我校召开[J];九江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18 |
吴江天;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3期 |
19 |
吕兰军;鄱阳湖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与分析[J];人民长江;1994年04期 |
20 |
夏雨,蔡哲,林波;利用湿地对鄱阳湖水环境生物修复的探讨[J];江西科学;2004年04期 |
|